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地方水务 >> 

浙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应用经验及发展方向研究

时间:2021-01-15 10:59:23 来源:水工业市场杂志 作者:

(2)典型案例研究1:新型自通风生物滤床-人工湿地层叠耦合技术

针对传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能耗高、占地大、效果不稳定、建设及运维费用高等问题,课题组依托于国家“十二五”水专项苕溪课题(2014ZX07101-12)以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8E080005)等课题开展了针对低耗高效生活污水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工程示范,获得了显著的成果。

所研发的新型自通风生物滤床-人工湿地层叠耦合的生活污水处理关键技术,以自通风强化增氧系统提升了去污效果和节省了运行成本、生物滤床与人工湿地层叠耦合节省了面积、从填料选择和级配等方面进行技术优化提升出水水质,并开发了新型布水、防臭气装置及低温强化技术提升和稳定了运行效果。课题组在杭州市余杭区求是村构建了50吨/天规模的基于新型自通风生物滤床-人工湿地层叠耦合技术的中试系统,对比了混合过滤石材的原有系统和采用不同填料的改进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改进系统对CODCr、NH4+-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74.10%、94.14%、73.57%和69.53%,显著优于原有系统;填料的优化配置对中试耦合系统污染物去除效率的提升效果显著。

2018年5月至10月,针对中试示范工程出水连续6个月的第三方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技术对CODCr,NH4+-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76.60%,88.20%,76.30% 和74.30%,稳定达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973-2015)的一级标准。

(3)典型案例研究2:基于竹纤维填料的一体化脱氮除磷技术

课题组针对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终端所存在的出水水量及水质不稳定、占地比较大、投资及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开展了基于竹纤维填料的一体化脱氮除磷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

 

基于竹纤维填料的一体化脱氮除磷技术结构及现场图

基于竹纤维填料的一体化脱氮除磷技术将多种水处理工艺、有机及天然高分子填料、曝气设备、新型布水系统、液位智控系统等技术进行了集成,对污水进行强化去污。课题组选取了余杭区的漕桥村桥北(20t/d)、求是村桥北组(10 t/d)、求是村苏家头(10 t/d)、求是村渣河墩(10t/d)和前溪百步村(20 t/d)尾水进行了提升改造工程,在原有终端的基础上采用一体化处理装置对尾水进行深度处理。2018年5月至10月,针对上述5个示范工程出水连续6个月的第三方检测结果表明,基于竹纤维填料的一体化脱氮除磷技术对CODCr,NH4+-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在72.00 %,79.00%,72.00 % 和45.00%以上,稳定达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973-2015)的一级标准。

综上,基于竹纤维填料的一体化脱氮除磷技术具有出水稳定、工艺灵活多变、可模块化组合等特点,不但可用于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终端的提升改造,还可根据出水水质要求作为新建终端的主流工艺,将多个一体化单体进行串联、并联组合,实现不同的水处理功能,如可选择第一个一体化单体用作调节池或厌氧处理单元,后续串联或并联多个用作好氧处理单元的一体化单体,确保出水水质达标;同时,还可以将一体化单体按照SBR等工艺操作模式运行,更加节省空间。

 

三、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维及管理调研及进展研究

1.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维及管理调研

课题组前期在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运维方面也做了长期的研究,提出了对策以及长效管理方面的建议。课题组在2017年针对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调研和评估工作中也对第三方运维的开展情况做了初步的统计和分析,截止到2018年底,浙江省82个县(市、区)的处理设施已委托专业的运维机构运行维护。同时,按照农村生活污水运维的主管部门要求,各地区均已陆续开展了运维平台的建设,且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建立了较完善的运维监管平台比例约为65.00%(温州、丽水市相对滞后),所调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终端安装在线流量计以及视频监控的比例均为20.00%左右。

 

部分企业运维平台及在线视频监控现场图

2015年以来,浙江省逐步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移交验收工作。积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系政策机制的建立,已经发布和正在起草的政策文件和标准导则已多达十几项,除了早些年出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DB33-T868-2012)、《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的意见》(浙政办发[2015]086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973-2015)外,后续密集安排了一系列政策和导则的起草和出台,包括《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工作的通知》(浙建村发〔2019〕95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技术导则》、《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质检测与评价导则》、《农村生活污水厌氧-好氧(A/O)处理终端维护导则》、《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第三方运维服务机构管理导则(试行)》、以及、《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企业水质检测化验室建设导则》(草案),《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技术指南》(正在起草)等,为建好、用好、管好全省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维及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依据。

2019年以来,浙江省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终端的运维管理方面新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涌现。在政府管理上,湖州市拟建立和推广“县、镇、村”三级污水治理终端(处理站)站长制,理清终端站长和第三方运维机构的职责边界;企业也积极寻求在运维管理上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采用多种办法降低运维成本,如在现有物联网运维技术的基础上加入了不同传感器,可进一步对管网、窨井、化粪池以及各处理单元的液位、溶氧等工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通过大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有效预测,针对性地对某区域、某治理终端、某工艺单元、某段管网等的运维精确指导,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在资金保障方面,针对自然灾害多发、地方财力相对薄弱的现状,丽水市试点引入保险机制,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管网及配套设施财产抗风险能力。

为进一步规范和推动运维市场健康发展,浙江省成立了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运维能力评价中心专家委员会,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标准化运维。课题组主要成员为该专家委员会委员和专家库成员,对自评合格的浙江省标准化运维申请企业进行评估和复核。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浙江省已完成983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标准化运维任务,占年度新增1500个试点任务数的65.53 %。

上一页页码:[<< 1 2 3 >>] 下一页共3页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