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地方水务 >> 

浙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应用经验及发展方向研究

时间:2021-01-15 10:59:23 来源:水工业市场杂志 作者:

一、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背景及进展

浙江省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2003开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6年的历程,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主抓手,开展了“卫生改厕”、“百万农户净化沼气池”、“五整治一提高”、“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水共治农村生活污水三年行动”等一系列工程,积累了丰富的农村环境治理的实践经验。

但全国来看,还有近80%的村庄生活污水没有得到处理,接下来全国各地的农村污水治理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为展示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经验,课题组着重从技术规范制定、工程设计与评估、运行维护等角度对多年的课题研究和项目成果进行了总结,希望能为全国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剖析出浙江的经验和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梳理出可优化的方向。

二、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水质特征、治理技术及排放标准研究

1.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进水水质特征分析

 

课题组于2017年对浙江省全省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进行了较大样本容量的调研和评估。通过对浙江省530个不同技术类型的工程(包括A/O、一体化微动力技术、生物滤床、人工湿地等技术)进水浓度的调研可知,全省农村生活污水的CODCr 浓度范围为96.57 mg/L~343.67mg/L,NH4+-N浓度范围为17.32 mg/L~41.27mg/L,TP浓度范围为2.00 mg/L~5.40 mg/L。如图所示,进水CODCr、NH4+-N和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86.35 mg/L、30.33 mg/L和4.06 mg/L,而出水平均COD Cr、NH4+-N和TP浓度分别为:35.62 mg/L、10.90 mg/L和1.55 mg/L。从图中还可看出,各城市之间的主要进水水质指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温州、嘉兴、台州、湖州、舟山、金华等地进水COD Cr平均浓度较高,台州、舟山、杭州、湖州等地NH4+-N浓度较高,而台州、绍兴、温州、湖州则是进水TP浓度较高,这与这些地区的海鲜食品加工等生活习惯有关。而丽水、衢州等地的进水浓度相对较低,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农村处于山区或半山区较多,其供水和用水习惯导致污染物浓度得到稀释从而较低,同时也与调研时雨、污分流不彻底导致的雨水汇入管网以及与化粪池新/改建不到位所导致的进水成分以洗涤水等为主有关。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还可知,本次调研所获得全省农村生活污水进水的平均C/N为6.14。同时发现,调研中C/N最高的地区为温州市(C/N=12.95),最低为衢州市(C/N=4.18),相较于江苏省的情况(C/N=3.90)则更有利于生物脱氮除磷。

 

2.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工艺应用研究

(1)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及工艺调研

为更好地推进浙江省的“五水共治”工作,课题组于2014年编纂了《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用技术手册》,对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管网、技术工艺和模式选择以及建设和运维等各方面做了技术规范,并通过省农办和环保部门面向全省进行发布。《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用技术手册》在案例分析和技术总结的基础上归纳出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领域的“十大”实用技术,包括预处理+生态滤床技术、厌氧+A2/O技术、厌氧+潜流式人工湿地技术等。

另外,课题组在2015年开展的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减排核查中针对工艺技术进行了问卷调研,发现受调研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终端所采用的主要工艺50%为厌氧+人工湿地技术,25%为预处理+A/O技术,同时处理规模为10~50吨/天的终端占比64.28%以上。而从课题组2017年所调研的结果可知,厌氧、厌氧+生态处理工艺(包括人工湿地、生态塘、生物滤床技术等)所占比例为44.23%,A/O、及A2/O+生态处理工艺所占比为35.54%,微动力以及微动力+生态处理工艺所占比例为6.24%。本次调研结果与2015年的问卷调查结果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与2015年问卷调查的样本量较小不足以全面反映浙江省的技术工艺选择有关,而好氧及微动力工艺的占比增加同时也说明了随着“五水共治”的深入推进,全省各地对出水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终端的技术和工艺要求也逐步提高。

进一步的分析还可以发现,浙江省主要采用了好氧、好氧+生态处理工艺的地区主要有杭州、嘉兴、湖州、舟山等,以厌氧、厌氧+生态处理工艺为主的地区有温州、金华、衢州、丽水等,这显示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艺的选择受到地形、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比较显著,浙江省北部较发达地区多是平原水网,其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因此对治理技术以及处理工艺的要求也较高,而中部和南部因山区较多,选择厌氧、厌氧+生态处理工艺的相对较多。相比较而言,绍兴对各种工艺的选择更为均衡,还尝试了土壤渗滤等其它技术。

上一页页码:[1 2 3 >>] 下一页共3页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