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办法把周边县里的‘废水’也接过来,这样咱们县里的工业企业就再也不需要用地下水了。”刚刚完成了县里的中水水权有偿出让,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副县长刘斌奇就开始谋划如何扩大“废水”利用范围。
刘斌奇所说的“废水”,是城镇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得到的中水。之所以叫“废水”,是因为这里的中水过去大部分都直排进河道,无法创造更多价值。
今年8月,灵石县水利局与山西聚源煤化有限公司等3家用水企业采取协议转让的方式,达成每年720万吨再生水供水协议。双方通过中国水权交易所水权交易平台签订协议、达成交易并完成价款结算。政府负责水资源配置,授权中水生产企业负责水资源管理经营,工业企业获得水资源。
在灵石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中水一直“不受待见”,虽然符合企业使用标准,但相比于地下水,企业对中水一直不放心。与此同时,要想让中水流到企业所在的工业园区,还需要大量的管道建设,对于每年花费财政资金3000多万元的污水处理厂而言,这笔投资是巨大的,后续效果也无法保障。
近几年,随着水资源利用政策进一步收紧,企业用水已经基本告别了“挑肥拣瘦”,地下水不让用,地表水来不了,中水成了企业的新选择。山西聚源煤化有限公司过去曾有每年480万吨的用水指标,但空有指标没有水源。经过再生水水权交易,这家企业在缴纳了数百万元交易款后取得了380万吨中水5年的使用权。“企业想要继续干下去,用更环保的方式生产是唯一的选择,而且仔细算账的话,用中水便宜得多。”企业负责人桑丽萍说。
经过水权交易,中水买卖双方都被戴上了“紧箍咒”。污水处理厂生产的中水有了稳定的“下家”,便开始着手修建从污水处理厂到工业园区的输水管道。“这下不怕他们不用了,这一吨中水能卖4元多,管道成本不到5年就能收回来。”灵石县保净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泽民说。
李泽民算了一笔账,过去灵石县每年需投入3800万元进行污水处理。实施再生水水权交易后,县里将集中处理后的中水出售给用水企业,既化解了水资源短缺和企业用水难题,每年还可创造3000余万元的经济收益。
过去的“废水”一下成了“宝贝疙瘩”,灵石县也开启了再生水水权从“无偿取得、有偿使用”到“有偿取得、有偿使用”的市场化交易先河。
“用发展的方式解决问题,不光‘废水’不够用,以后还有太多东西能变废为宝。”刘斌奇说。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