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国际水务 >> 

丹麦团队发明新型饮用水在线细菌监测传感器

时间:2020-07-03 13:59:19 来源:IWA国际水协会 作者:

对于饮用水供应系统的微生物污染,我们对其特点、入侵途径和检测方法都知之甚少。传统的指示参数 ,需要通过随机采样以及后期的实验室分析能获得,但这种方法中容易产生时间差,即当发现污染时,很可能已经有人把这些受污染的水喝到肚子里了。为了更好地应对污染事件,许多自来水公司开始引入分层比例采样以及实时传感器的方法以弥补随机采样的不足。丹麦技术大学(DTU)、丹麦制造商格兰富(Grundfos)和丹麦Aarhus水务公司合作,对一款名为BACMON的新型细菌监测仪进行测试,考察它对四种污染事件的检测能力,包括污水入侵、雨水径流、饮用水的沉淀物再悬浮和鸟粪污染。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水协会的开源期刊《H2Open Journal》上。

图1. 可以监测饮用水中的细菌数量的在线传感器 | 图源:kwr

背景介绍

溶解氧、pH、电导率和浊度等常规水质参数,都已经有许多快速检测的实时方法和设备。但这些参数最多只能间接反映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不能直接显示微生物负荷的变化情况。那么事实上有没有能够直接显示微生物负荷变化的方法和设备呢?其实是有的,只是大多数都是实验室里的方法,或者需要对分析样品进行预处理,例如流式细胞术、ATP分析和光学细菌检测等。前两者都需要用到荧光药剂等耗材,这需要对产生的废物进行处理以及定期的维护。光学方法则无需化学品,而且维护较少。早在2016年,丹麦的研究团队就研发了一款可以监测细菌和非生物颗粒的新型在线光学检测仪,并表示其检测用时只需10分钟左右。在这个研究里,他们对该设备在饮用水领域的应用作了进一步评估,包括测试了该仪器检测不同类型污染事件的能力,并和传统方法做了对比。

图2 . 细菌传感器大大降低了监测所需时间 | 图源:GRUNDFOS

研究团队主要考察了四种污染事件,包括污水入侵、雨水径流、饮用水的沉淀物再悬浮和鸟粪污染。原因包括:

在丹麦,饮用水污染事件主要跟饮用水和污水系统的交叉连接,或者鸟类排泄物进入一些半开放式储水设施有关;

在旱湿交替季节,地表水径流可能会引起大肠杆菌的出现或数量的增加;

自来水分类系统里的沉积物受到压力冲击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再悬浮的情况

工作原理

这个设备是怎样在几分钟内计算出细菌数量的呢?原来,这个传感器实际上是一个智能显微镜,它利用3D图像识别技术对物体进行计数和分类。如下图所示,水样会放置在一个光学流动室里,然后对水样拍摄超过1000张照片。利用不同的成像技术,计算机可以跟踪和识别水样图片里的所有物体。对于每个单个物体,传感器单元会提取它的一组特征,然后跟预设的特征集进行比较,判断个体属于细菌还是非生物颗粒。分类完成之后,程序随机得到两类物质的计数结果。这时机器会对流动室进行清洗,为下一个样品做好准备。

图3. 细菌传感器的计数原理 | 图源:Nature.com

上一页页码:[1 2 >>] 下一页共2页

水世界社区,让水处理更简单!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