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厂内隧道的热泵交换站由图尔库能源有限公司(Turku Energia Oy)运营,主要用于污水处理出水余温热能回收,回收热能就近并入当地热力管道系统,为近15 000户家庭集中供暖 (每年约200 GWh,占图尔库地区14%供热量);夏季用于区域制冷(每年约30 GWh,占90%该区域制冷量)(数据来源:https://energia.fi/)。
据测算,该热泵站所替代的化石能源每年为图尔库地区减少约8万t碳排放量。与此同时,污水出水平均温度降低约5~10 ℃,非常接近排放水体环境温度,可保护附近海域生态环境。
该污水处理厂每年产生约50 000 t干污泥。干污泥经油轮被运送至附近Gasum沼气处理厂(Gasum Oy:n Topinojan biokaasulaitokselle),经过消毒、消化和堆肥处理、处置。消化产生的沼气经热电联产(CHP)也用作该地区供暖和电力。堆肥处理后的污泥用作农/林业肥料或土壤改良剂。沼气站采用中温消化工艺,每年可以生产4 600 000 m3生物沼气,相当于30 GWh能源。
除此之外,该厂还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产电,亦从通风管道、空气压缩机、泵站冷却水中回收热能,以实现碳中和运行目的。
以上数据可以看到,污水处理厂年均耗能总量为21 042 MWh,而通过各种形式能源回收总量高达211 415 MWh,产能几乎是运行能耗的10倍之多。其中,以余温热能回收供热/制冷能量回收占比总回收能量最大,达95%,是主要产能来源;而污泥厌氧消化产能仅占3.7%,且只能满足36.8%运行能耗需要(况且在进水平均COD=2 100 mg/L下获得),若仅靠污泥厌氧发酵距离碳中和目标甚远(能量赤字73.2%)。可见,污水余温热能是一种潜能巨大的新能源,合理利用热能让该厂成为名副其实的“能源工厂”。
2020年,该污水处理厂总碳排量为10 712 t 二氧化碳(CO2),主要排放源为氮氧化物(NxO)和甲烷(CH4)(HSYViikinmäki 处理厂碳排测算模型)。
碳足迹核算除考虑污水处理厂运行外,还必须考虑到Gasum Oy沼气厂以及TSE厂供热与制冷量。下图描述了该厂综合体碳足迹减少情况。
2020年,该厂综合体气候影响为-24 931 t 二氧化碳(CO2),即,该厂综合碳足迹为负数,不仅自身完成碳中和运行,而且出现大量碳汇。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