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行业综述 >> 

环保产业的分化与并购态势:大而牛与小而美

时间:2018-03-14 来源: 作者:

随着行业并购加速,环保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环保企业并购案例和规模都呈逐年上涨态势,未来行业整合仍将保持增长。2017年,岭南园林、启迪桑德等多家环保公司参与过并购事件。

2018年3月1日,兴业研究发布了2018年2月期(总第二期)“兴业绿色景气指数(GPI)”。

该指数由兴业研究和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共同开发,基于对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客户调研结果编制,并于每月1日发布,旨在全面、细致、系统地揭示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研判产业热点领域和发展趋势、感知绿色产业发展中的痛点,为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分析已经发布的两期GPI指数可以发现,绿色产业不同规模的企业间存在显著而持续的分化:大企业景气程度明显好于小企业,并且表现出较强的投资或并购扩产的意向,预示着绿色环保产业结构重组还将继续深化。

本报告拟就此入手,探析环保产业及其子行业结构重组的动力、规律,以及未来趋势和热点。

环保产业景气度分化

2018年1月和2月的GPI分项指数均显示,绿色环保企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景气程度明显高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并且这种景气程度的分化表现在订单、生产、成本,和资金周转等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大企业在政府合作项目占比方面,也显现出明显的优势。GPI指数揭示了绿色环保产业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龙头企业获得了大部分市场订单,发展向好;而中小企业的经营则比较困难。

绿色环保产业的分化,也得到了市场数据的佐证。在A股35家环保板块上市公司中,2017年年报披露总资产大于50亿元的16家企业其总利润与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5.3%和21.6%,而总资产小于50亿的18家上市公司总利润与归母净利润的增速则分别仅为8.2%和10.7%,大小企业之间的业绩表现差异巨大。

绿色环保项目以公共项目为主,大企业在项目投标和资金方面的能力带来了巨大的优势。以PPP项目为代表,不论是绿色PPP项目还是其他PPP项目,均存在行业集中度高、国企及上市公司等大企业充分受益,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逐步边缘化的态势。

在生产经营状况的显著差异下,大企业普遍对未来有较好的预期,并表现出较高的新增投资和并购重组的扩产意愿,以满足未来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提升市场占有率。由此,带来绿色环保产业结构重组的深化和加快。

环保产业结构重组继续深化

环保产业的并购重组浪潮已经到来。据国内知名清洁技术咨询机构宇墨咨询(ÜMORConsulting)统计,我国环保产业并购潮于2013年启动,并在2015年达到一个高位后,便持续处于活跃状态。

2017年,全国环保产业发生并购86起,涉及金额385亿元。结合政策规划、产业发展规律、市场需求特征,以及国际经验,我们预计,未来我国环保产业并购重组潮还将继续深化。

首先,从政策规划的角度看,我国环保投入不断增加,环保产业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和环保部2016年12月联合发布的《“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在扩大产业规模、提升技术水平、优化市场环境的同时,还强调要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产业竞争能力。

上一页页码:[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