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技术亮点
(1)热电联产。污泥厌氧消化生成的沼气用于热电联产,发电用于污水处理厂运行,余热用于消化系统加热和冬季办公室取暖等。电力能耗1 900万kW·h/年,曝气能耗750万kW·h/年,沼气发电量800万kW·h/年(约总能耗的42%),若考虑余热利用的能量,该厂的实际能量自给率已超过70%。
(2)厌氧氨氧化工艺脱氮。采用SHARON+ANAMMOX工艺对污泥消化液进行脱氮,该厂采用了世界上第一台SHARON反应器,于1998年10月开始运行,世界上第一台ANAMMOX反应器于2002年6月投入运行。污泥消化液的含氮浓度高达1 500 mg/L,水温为28 ℃,SHARON反应器运行参数为罐体直径为19.5 m,罐体高为5.75 m,流量550 m3/d,水力停留时间3 d,好氧停留时间24 h,温度35 ℃,pH 7~7.2,溶解氧浓度1.5 mg/L。ANAMMOX反应器的运行参数为罐体直径为2.2 m,罐体高为18 m,流量550 m3/d,水力停留时间3 h,设计负荷800 kgN/d,温度35 ℃,pH 7.5。与传统硝化/脱氮工艺相比,SHARON/ANAMMOX工艺可以将运行成本降低90%,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88%,不产生有害气体N2O,不产生有机物质,不产生过剩污泥,节省占地面积50%,具有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等特征。
2.4法国马赛Géolide污水处理厂
2.4.1地下设计的原因
该污水处理厂选择建为地下式的原因是,污水处理厂建在马赛的市中心,附近有居民区,而且著名的Stade Vélodrome足球场远远先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所以最终污水处理厂只能选择建为地下式。
2.4.2技术亮点
该厂污泥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用于热电联产,除供污水处理厂用之外,还能为足球场供热。
2.5日本神奈川县叶山町污水处理厂
2.5.1地下工艺的选择原因
叶山町污水处理厂位于神奈川县叶山町,三浦半岛的西半部,三面环山,平地不多,沿着海岸线形成市区,沿海的平地有稠密的居民区,丘陵区是近郊的绿地和风景区,并且海域是旅游的资源和渔民谋生的场所,为了将地形因素和对景观的影响控制在最小限度之内,该污水处理厂建成山中隧道式处理厂。
日本的不少污水处理厂都采取部分地下式,而非全部地下式。何种形式的选取与管网和排放水的水位有密切关系。日本政府在面对污水处理厂建设高度问题上,首要考虑的是经济条件,然后再根据当地的特殊条件,来选择建设在地下还是地上。在日本,污水处理厂的总体建设费用中,处理厂本身的建设费占总费用的30%,管网占总费用的70%。
2.5.2技术亮点
污水处理厂所占用的土地面积是常规地上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的1/3。
虽然隧道工程的费用要比在地上建设污水处理厂费用高,但由于原来地上的污水处理设施可以用于隧道工程,所以不需要基础工程和复盖,和一般地上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费用相比,其费用基本上不变。
现在国外发达国家的污水处理厂正逐步走向小型化,由于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 某些小型污水处理厂不得不位于居民区和商业中心附近。在城市用地日趋紧张的局面下,地下污水处理厂的优势相对明显。地下污水处理厂由于处于地下封闭状态,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与周边环境协调性强, 可节约土地资源, 防止周边土地贬值, 尤其适合于在土地资源高度紧张、环境要求高的地区建设。
但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各地污水的水质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建设方式和技术路线,并且一定要综合考虑经济因素与实际情况,以满足实际需要为基准,因地制宜,才能将地下污水处理厂的优势实现最大化。地下污水处理厂应该是在一些特定条件下的可选择方案。例如,在中国北方冰冻地区建设地下污水处理厂的意义就要大于南方地区。就目前而言,在国内建设地下污水处理厂依然会面对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等问题。并且,地下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风险较大。地下污水处理厂无论是前期建设还是后期运营维护都需要很高的技术支持,必须先投入大量资金做些试点及调查研究,等技术稳定时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美化环境,再把污水处理厂建在地下。
未来,地下污水处理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如何通过工艺的进一步优化,通过高效低成本的新技术以及新工艺的应用,进一步缩小占地,节省投资,使其土地节约的特点更加突出,比传统地面厂更具竞争力。其次,如何系统地解决地下污水处理系统的安全问题、防洪排涝问题、防爆问题,以及地面景观公园等公共设施如何与生产设施进行人性化的有效隔离,如何建立适用于地下污水处理系统的事故应急措施等都是即将面临的关键问题。最后,针对地下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施工、运营的相关标准、技术规范的缺失,如地下厂区消防标准等,使得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更显得尤为迫切。 (原文标题:《国外典型地下污水处理厂空间设计与节能措施案例分析》,对原文有删减。)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