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行业综述 >> 

合肥市塘西河再生水厂运行情况评估与经验分析

时间:2018-04-08 来源:净水技术 作者:马艳 阮辰旼

伴随着国内污水处理厂新建和提标改造工作的进程,土地资源紧张和周边居民对环境的高要求已逐渐成为限制地面污水厂新建和改扩建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地下污水厂建设成为了选项之一。然而通过多年的实践,虽然国内已有一批成功建设和运行的地下污水厂,但地下污水厂有针对性的设计标准和运行管理规范尚未形成,仍需通过不断的实践,以及对现有地下污水厂运行现状进行评估并总结。

合肥市塘西河再生水厂采用半地下式建设方式,位于合肥滨湖新区庐州大道与方兴大道交叉口的西北侧,塘西河南岸。服务范围为规划十五里河排水系统的北2区范围,服务面积为788 hm2(1 hm2=104 m2),人口约15万,设计规模3.5万m3/d。塘西河厂自2007年10月开始施工,2008年6月投入试运行,在2010年进行了升级改造,于2012年正式运行。

1 工艺设计与运行效果

塘西河厂70%的服务区域为新建的雨污分流管制管网,污水收集条件较好。进水COD浓度约250~350 mg/L,总氮约20~30 mg/L,总磷约4.5~5 mg/L。污水处理厂主体工艺采用倒置AAO+MBR工艺,出水指标同时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中娱乐性景观用水标准。污泥处理采用离心脱水后外运集中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1 倒置式AAO+MBR生化池

塘西河厂设AAO池2座,总水力停留时间为13.1 h,其中厌氧池为1.9 h,缺氧池和好氧池均为5.6 h,污泥龄为16 d,MLSS约为4 g/L。运行时根据脱氮情况向厌氧池投加乙酸钠补充碳源,根据出口总磷浓度,必要时向好氧池出口处投加聚合氯化铝用于化学除磷。工艺流程的亮点在于好氧池之后设置了预臭氧池,使混合液溶解氧得以降低,减少回流硝化液中溶解氧对缺氧池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也强化了脱氮除磷的效果。

MBR池高峰运行通量为16 L/(m2˙h),MLSS浓度为8~12 g/L,进一步去除SS和浊度,并通过微生物作用伴随去除COD、BOD。

1.2 运行效果

塘西河再生水厂出水水质自运行以来保持在较好水平,均可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其中BOD能够达到6 mg/L以下。出水经次氯酸钠消毒后,80%排入塘西河,作为塘西河的生态补水水源,20%水量排入厂区附近的景观湿地。

2 通风除臭方式与运行效果

2.1 通风

塘西河厂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的形式,由于该厂为半地下式,一层地下空间中设置在污水厂中部的安全进出通道满足了大部分通风和采光的要求,如图2所示。通风设备选用单级离心鼓风机和多级离心鼓风机,设有专门进风廊道,换气次数为6~8次/h。

图2 承担主要自然通风和采光功能的主通道

2.2 除臭

塘西河厂采用生物除臭法为主、天然植物液喷淋为辅的工艺,由于一层地下空间通风情况较好,主要除臭区域为预处理区、AAO厌氧区和缺氧区、污泥处理区。除臭设备共3套,处理能力共21 000m3/h,实际除臭能力为18 850 m3/h,换气次数6次/h。

上一页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