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行业综述 >> 

案例分析:大型水厂升级改造理念与工程实践

时间:2018-04-25 来源:给水排水 作者:陈艳丽

2.4 设计特点及应用效益

设计团队经过多种分析、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调研,并多次深入现场与业主讨论、听取意见,包括工艺方案的选择、处理构筑物形式、供水管网调度、应急预案情况等等,历经2年多时间,最终设计推荐了“腾笼换鸟”式,分两阶段实施的改造方案,不仅整体较优,而且改造工程对水厂生产影响最小、安全性、施工可操作性最强,得到业主一致认可。主要设计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点。

2.4.1最大限度优化整合,提升整体最优化水平

(1)优化的整体升级改造方案。如前所述,在水厂现有场地范围内,既要实现水厂改造后水质整体提高、布局合理、水利流程顺畅,同时还要提高设备与构筑物安全可靠性,保证改造期间水厂维持14.5万m3/d左右的供水能力,因此采取拆除水厂部分老旧设施,释放建设空间,进行“腾笼换鸟”式的改造是最优选择。经过分析、评估,现有的10.5万m3/d系统构筑物已经无再次改造的价值,综合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确定全部拆除为较优方案。以现状水厂中部为界(如图1所示),工程分为两阶段实施,一阶段中,调整保留南部生产线,确保14.5万m3/d规模正常生产前提下,在厂区北部已经拆除的区域实施25万m3/d规模的常规处理+深度处理+药剂设施+回用水池等设施的建设,在此期间的低峰供水阶段,同步改造原水取水泵站、增压泵站。

一阶段,25万m3/d主要处理设施工程占地指标仅为0.14 m3/(m2·d),远低于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给水与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中0.352 5 m3/(m2·d)指标,实现了最大限度优化整合,确保在有限用地范围内完成水厂的升级改造。

二阶段,完成一半新系统供水后,再拆除南部现有设施,原址新建清水池、供水泵房,并改造现状排泥水系统,最后形成完整的预处理+常规处理+深度处理+排泥水处理25万m3/d规模水厂。

(2)集约化布置净水处理的核心设施。砂滤池、活性炭池、后臭氧接触池、中间提升泵房以及滤池反冲洗泵房、配电、管廊等合建于一体,在保证工艺流程前提下,最大程度的节省了占地,使原厂区用地无法满足构筑物单个布置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且紧凑的布局减少了构筑物间的水头损失,节省了长期运行电费,节地、节电效果明显。

(3)重新梳理和布置各管道系统。在完成25万m3/d新系统改造的同时,重新调整排泥水、反冲洗水等管线,完成了厂区雨污分流、调整了全厂雨水系统,解决了现有厂前区低洼地势、暴雨季节严重倒灌的历史遗留问题。

(4)在升级改造工程中,同步完成了自来水公司“现代化水厂”中对于自动化标准的要求,为建设智慧水务做了整体考虑和预留。

2.4.2利用现有设施能力,节约资源、节省投资、降低成本

(1)对正常运行和超越运行设多个模式,在原水水质较好时超越运行,减少运行费用。保留2座还可以利用的清水池、排泥水处理系统,并根据实际需要完成部分改造。

(2)水处理构筑物合建后采用渠道连接形式,减少了水头损失。如按沉淀池到滤池节省0.5 m水头损失计,每年节约运行电费10万元。

(3)优化排泥水系统改造范围,新建回用水池,使现有排泥水池专门用于排泥水收集,增加和更换脱水机,收集、浓缩、调节和平衡设施则不必改造。

(4)利用现状水源取水泵站、增压泵站,改造其水泵、电机等设备以及配套的电气设备,在满足全年多个工况条件下,经多方案计算比较,推荐出优化的水泵参数和变频调速电机数量,按改造后水泵机组提高10%效率计,每年节电超过400万元。

2.5 净水工艺主要参数

新建25万m3/d系统处理构筑物的主要设计参数如下:

(1)配水井及预臭氧接触池。配水井和预臭氧接触池分为2格,对应2组12.5万m3/d系统,为实现均匀配水设有可调堰,预臭氧最大投加率1.0 mg/L。

(2)折板絮凝平流沉淀池。新建4座6.25万m3/d。总絮凝时间约17 min,共设3级。平流沉淀池停留时间约1.71 h,水平流速17.1 mm/s,出水指形槽溢流率约205.1 m3/(m·d)。沉淀池出水总渠直接接砂滤池进水渠,减少了水头损失。

(3)综合滤池。包括均质滤料砂滤池、后臭氧接触池、活性炭吸附池以及反冲洗泵房、鼓风机房、配电间和中间提升泵房。砂滤池分为2组,每组12.5万m3/d,5格,采用气、水反冲洗;后臭氧接触池设2组,每组12.5万m3/d,臭氧接触时间3段共计约13 min,臭氧曝气装置采用微气泡曝气头形式,臭氧最大投加率按1.5 mg/L;生物活性炭吸附池分为2组,每组12.5万m3/d,4格,炭池厚2.1 m,颗粒活性炭级配8×30目,不均匀系数1.9~2.0;炭床最小空床停留时间为12.2 min,采用单气冲结合单水冲;提升泵房、反冲洗泵房和鼓风机房组团设于综合构筑物的中部,提升泵共设2组,每组规模12.5万m3/d。反冲洗泵房和鼓风机房为砂滤池和活性炭滤池共用。

上一页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