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行业综述 >> 

人居环境整治:探索未来农村治水“新蓝海”

时间:2018-04-25 来源:水世界订阅号 作者: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习近平指出,浙江省15年间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多次讲过,农村环境整治这个事,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搞,但标准可以有高有低。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浙江省自2003年实施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有力支撑浙江乡村面貌、经济活力、农民生活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为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带来实践经验。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累计有2.7万个建制村完成村庄整治建设,占全省建制村总数的97%;74%的农户厕所污水、厨房污水、洗涤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的建制村全覆盖,41%的建制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15年的执着,千山万水更加美丽动人;

15年的跨越,千村万户更加美丽富裕。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15年前在浙江亲自推动,也是他一直牵挂关怀的富民工程——

2003至2018,浙江省15年间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

“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浙江实施的这项工程作出重要指示。

大道溯源,潮涌钱塘。

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成功实践,为实施乡村振兴、构建美丽中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启示,新时代美丽乡村的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一个关乎全局的重大行动——新发展理念在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书写美丽乡村建设新篇章。

“总书记给我们回信啦!”今年3月1日,位于四明山革命老区的浙江余姚市横坎头村两千多村民奔走相告,沉浸在兴奋和激动中。

“15年前到你们村的情景我都记得,我一直惦记着乡亲们。这些年,村党组织团结带领乡亲们艰苦奋斗,发展红色旅游,利用绿色资源,壮大特色农业,把村子建设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文明村,乡亲们生活不断得到改善,我感到十分欣慰。”习近平在信中说。

小山村连着中南海。四明山的山川草木,见证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一个革命老区山村15年的惦念和关心。

“我们是2月10日给总书记写的信,没想到总书记十多天后就回了信!”横坎头村党委书记张志灿兴奋地说,他清楚记得当年一幕幕难忘的场景——

2003年春节前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冒着雨雪,专程来到横坎头村考察调研,走村入户看望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当时的这个山村还没有水泥路,全村没有一个公厕,许多人家都还用露天粪缸。

在同村委会座谈时,听完情况介绍,习近平神色凝重:“只有老区人民富裕了,才谈得上浙江人民的共同富裕;只有老区人民实现了小康,才谈得上浙江真正实现全面小康。”

心系基层百姓,谋划发展大计。

在2002年10月12日调任浙江之后,习近平就开启了马不停蹄的调研行程,在春节前的3个月内连续到11个市进行一线调研,察民情、听民声。

当时的浙江,广大农村正面临“成长的烦恼”,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有新房无新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垃圾无处去、污水到处流”等现象十分突出。据省农办摸排,当时全省有4000个村庄环境比较好,3万多个村庄环境比较差。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经济高增长背后,是不蓝的天、不清的水、不绿的山,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如何处理好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

从陕北农村到河北正定,从福建到浙江……习近平始终扎根基层,心怀对人民的质朴感情,他深谙中国国情,深切了解什么是农村发展的症结所在、什么是老百姓的喜怒哀乐:

在陕北梁家河村,青少年时期的习近平带领黄土高原的群众战天斗地,改旱厕、建沼气,利用有限的条件开发新能源,改善人居环境;

在河北正定,他亲自监督整改农村“猪圈连茅厕”,设立公共厕所,修建生活垃圾池;

在福建,他推动解决“茅草房”和“连家船”问题;

……

这是一项高瞻远瞩的重大部署——

2003年6月,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倡导和主持下,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浙江在全省启动这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工程、统筹城乡兴‘三农’的有效抓手、造福千万农民的民心工程,要让更多的村庄成为充满生机活力和特色魅力的富丽乡村。”习近平亲自部署:花5年时间,从全省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亲自抓这项工程的部署落实和示范引领,每年都召开一次全省现场会作现场指导。此后,省里“一把手”直接抓这项工作,成为浙江历届省委的一项雷打不动的惯例,所布置的工作尽管每年有所侧重,但抓这项工程的决心不变、主题不变,一以贯之。

这是一种新发展理念的成功实践——

4月的浙江安吉,竹林摇曳、绿水清波,一派魅力江南好风光。但在十多年前,这里自办不少水泥厂和开采石灰岩的矿山,环境受到破坏,县里下决心关停矿山。

不少干部群众仍清晰记得,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时,得知村里关闭矿区、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后高度评价说:“下决心关停矿山是高明之举。”

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在这次考察中,习近平首次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不以环境为代价去推动经济增长;在随后发表的《之江新语》中,习近平这样阐释:“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安吉也由此倾力建设“美丽乡村”,开启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全新路径,使村庄美丽起来,让生态产生效益。美丽经济已成安吉等地的靓丽名片,同欧洲乡村相比也毫不逊色。10多年来,安吉年财政收入从当初的6亿多元,猛增至60多亿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总结浙江经济多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2003年7月10日习近平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全面系统地阐释了浙江发展的八个优势,提出了指向未来的八项举措——“八八战略”,这个着眼发展大格局、指引浙江改革发展和全面小康建设的宏图大略焕然而生。

从“八八战略”总方略中提出打造“绿色浙江”,到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作为推动生态省建设的有效载体,再到进一步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一系列新发展理念事关浙江乃至中国未来的永续发展大计,也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源头。

上一页页码:[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