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行业综述 >> 

超大城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编制方法探索

时间:2018-04-28 来源:《给水排水》 作者:雷洪犇

目前针对大城市及以上层级的全市域综合管廊专项规划,没有明确编制思路、方法以及相应的编制深度控制,本文以广州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为例,探索超大城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的编制方法,提出规划编制思路,全面详细总结综合管廊规划编制在规划方法、规划手段、技术发展上的多种创新和应用,充分体现“规划引领”的核心思路。

城市综合管廊是地下建设集电力运输线、通信线路、燃气管道、供排水管道等管线于一体的集约型隧道的总称,有效避免对道路反复开挖以及可能造成的停水断电、通讯中断、交通堵塞等事故和直接经济损失。

2015年5月29日,住建部发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该指引要求以工程规划的深度编制综合管廊专项规划,较适用于综合管廊建设前的立项依据编制。但针对大城市及以上层级的全市域综合管廊专项规划,该指引没有明确编制思路、方法以及相应的编制深度控制,本文以广州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为例,探索超大城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的编制方法。

1项目背景

2016年,广州市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国家第二批管廊试点城市,力争在“十三五”期末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性的综合管廊。

目前,广州市正在推动管廊建设,但里程远不能满足超大城市管线需求,不能完全服务于城市大型市政管线,全市管廊布局缺乏系统性,管廊建设缺少计划性。为在规划层次、规划深度、规划内容、建设规模、建设计划安排等方面满足“十三五”建设目标和作为国家管廊试点城市的建设要求,迫切需要编制《广州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作为规划引领和决策依据,从城市全局角度进行管廊布局,协调城市各类市政管线入廊,统筹管廊近远期建设计划,指导即将开展的综合管廊建设和审批管理工作,巩固和强化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重要作用。

广州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涵盖全市域7434.4 km2,本规划既不能完全遵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深度控制,又不能脱离该指引的总体框架和思路;同时,如何编制超大城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在全国无例可循。

因此,如何确定规划编制思路、制定内容框架、控制编制深度、运用怎样的规划方法、形成怎样的规划成果,才能符合国家指引要求和当地建设需要,均需在规划中一一探索和创新。

2规划构思

2.1规划总体思路

本规划范围涵盖广州市域面积7 434.4 km2,若完全按照住建部综合管廊工程规划指引的要求编制,则由于资料深度不够,影响规划编制的进度和精度,缺乏弹性协调的空间;若脱离大纲要求,仅按照宏观战略发展的思路编制,则缺乏对于后续管廊设计建设实施层面的指引。

本规划需要对编制深度进行重新把握,既能为广州市综合管廊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又能契合管廊规划指引要求,起到国家试点城市的示范作用。

为此规划确定了涵盖“宏观-中观-微观”规划思路,从3个层次和维度入手层层递进、逐层聚焦,编制思路见图1。

图1广州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总体编制思路

首先对现状已建综合管廊进行整合,梳理综合管廊在市域的现状分布、建设运行情况;其次结合广州市城市发展战略平台、各类专项规划等,对综合管廊建设区域进行筛选并确定新的规划方案;最后在现状与新规划管廊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设计实施方法,论证新旧管廊的关联可能性和技术可达性,从而将全市管廊进行联接成网,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1)在宏观层面分析广州市综合管廊的建设条件,制定建设策略导向,甄别筛选管廊规划建设区域、布局综合管廊总体方案;

(2)在中观层面以行政区划为依据分解建设任务、落实管廊选址,并与区域控规相协调,预留管廊配套及附属设施用地,达到控制效果;

(3)在微观层面针对近期实施计划的项目深化管廊节点导则、提出相应的规划控制原则与标准、协调各类市政管线。

规划在3个不同的层面落实专项规划的编制要素,尤其在中观、微观的层次增补专项规划的内容,比如综合管廊在建设中存在与城市用地规划矛盾的地方,给予弹性管控原则和指引,相关附属设施用地标准,节点设计导则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编制广州市综合管廊建设投融资方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管廊运营—管理—维护建议。

上一页页码:[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