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体系,探索建立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建立国土空间监测监管制度。明确建设空间、保护空间和整治空间,促进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协调和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优化。
加强自然资源规划制度建设和规划的引导控制作用,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多规融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国土空间管控体系。
要在现有的信息技术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通用的基础信息平台,采用数字规划的方式,对各规划的空间进行一体化管理,实现规划的体系、目标和管理的衔接与统一。当务之急,是完善“一张图”管到底的管理体制,统筹实施国土空间管控体系与耕地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红线的划定工作。
要完善信息资料采集、分析、整合等各个环节标准的规范,促进各类信息的无缝对接,赋予多规合一相应的法律定位。
自然资源部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职能,主要是负责国家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这是一个管理的重要转型,把自然资源作为资产,从最初的勘查阶段开始,到开发利用,再到生产再生产全过程,将自然资源由单一的实物管理,转向价值和实物的统一管理。将由单纯的行政管理模式,转向产权管理、用途管制、行政管理相互融合的模式。
要完善和稳定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试点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分类分级管理,改革自然资源资产出让收益分配制度。推进全国自然资源管理市场化的试点和推广工作。优先开发利用城市土地资源,特别是大城市闲置和利用效率低下的土地资源的再利用。
加快自然资源统一调查制度建设。开展自然资源数量调查、质量调查、开发利用条件调查。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
建立并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国家权益金制度。探索集体所有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明确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对象和范围。加强自然资源要素有形市场建设。完善自然资源有偿出让方式。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出让监管制度。
强化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外部性监管。依法征收各种自然资源税费。建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在经济上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提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和水平。
探索解决国家公园集体土地权属问题的解决途径。解决自然资源征收补偿问题。完善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开发利用制度建设,建立节约集约利用的标准规范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促进自然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作者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