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行业综述 >> 

整治废旧电池乱象 浅议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和资源化

时间:2018-07-24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作者:

2.4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原理为,使离子交换剂的功能基团同废水中重金属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去除,具体来说就是,当重金属废水经过离子交换器时,重金属离子间的浓度差与交换剂的功能基团形成较强的离子亲和力,由此来推动二者间的离子交换,进而达到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目的。目前,基于离子交换法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过程中,常用到的离子交换剂包括了阴阳离子交换沸石和树脂等,特别是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效果尤为显着。例如,河北省某钢铁厂所排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铜、铅等重金属离子,该公司通过向其待处理废水中加入1,1二羧酸酯-2-乙酸磷酸酯功能团树脂,从而有效去除了其中的铜、铅等金属阳离子,从而确保了其处理后的废水满足钢铁生产的废水处理和排放要求。

3重金属废水的资源化利用的实例分析

利用相关技术对重金属废水进行处理并非重金属废水处理的最终目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要求废水中重金属含量达到相关标准后,应对重金属废水进行资源化处理,即废水的资源化处理和重金属的资源化处理。现阶段,我国在重金属废水资源化领域已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且被成功运用至部分实际重金属废水处理工程当中,相关资源化技术主要包括两方面:

3.1基于膜集成技术的含铜废水处理:

2013年,浙江省某工程施工后产生了大量的含胶体和重金属Cu2+的工业废水,地方环保部门和该工程单位环境部门根据所选纳滤膜的分离特性与纳滤处理前后水样的导电率,进而对废水中含有的Cu2+进行截留,节流范围为85.3%,相应的截留分子量的范围为756Da,在膜集成技术处理后,废水中的Cu2+浓度由138.2mg/L降至1.79mg/L,且废水的导电率也降至5.7us/cm,使出水水质较好地达到了生产用水要求。同时,经处理后的浓缩废水被转移至回收浓缩系统和萃取系统进行回收和萃取,最后经由电解将水中残留的Cu予以回收,基本实现了该工程废水处理的闭路循环,而后该重金属废水资源化工艺被临近地区的相关工程所使用,且地区基于该工艺的含铜废水中可回收的电解铜约为100t/年,较好地实现了含铜废水的资源化处理。

3.2基于混凝沉淀与膜处理相组合的蓄电池废水处理:

2014年,广东省某化工企业利用混凝沉淀与膜处理相组合的工艺对厂内蓄电池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在蓄电池废水中加入石灰、NaOH对废水的pH进行调节,并使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而后利用将沉淀物同废水进行分离,在此基础上借助微滤和纳滤等膜处理技术将蓄电池废水中残留的重金属离子进一步分离。结果表明,经过混凝沉淀后,废水中的大部分重金属离子被去除,而膜处理后,废水中铅、镉的浓度分别为0.3mg/L和0.02mg/L,回收率也达到72.5%,能够基本满足工业生产和排放的标准。

4结语

本文通过对重金属废水处理的必要性进行说明,进而对重金属废水处理的电解法、化学沉淀法和生物吸附法等相关技术方法做出了系统探究,并对重金属废水的资源化实例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废水处理和资源化的方法较多,未来应结合重金属废水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从而为提高重金属废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强化环保效果奠定良好基础。(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水世界社区,让水处理更简单!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上一页页码:[<< 1 2 ] 下一页 共2页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