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行业综述 >> 

关注环保贪腐样本分析:微权蝇贪、窝案高发等

时间:2019-05-07 09:25:25 来源:千篇一绿 作者:刘佳

环境审批、项目资金分配、环保执法、环境监测、固废管理等领域多发腐败,其中环评审批和现场执法素来腐败高发,“审批是给企业发糖果,执法是从企业嘴里抢糖果”。

随着环保督察深入和环保投入的加大,环保部门既拥有贪腐的权力,即执法权,也拥有贪腐的资源,即环保政策和资金。

相比其他部门贪腐案,环保贪腐案值不大,涉案者多为县处级、科级及以下业务执行者,最新趋势是窝案越来越多。针对环保领域腐败问题,纪检监察机关一直保持严惩腐败高压态势。

32人,632万元。

2019年4月下旬,四川省遂宁市的环保窝案通报掀起了一场“官场地震”。从原环保局长(已退休)、副局长、总工程师到环保局下设的环科所、监测站、信息中心官员,受贿、私开公司、私设小金库……领导班子几乎“全军覆没”。

遂宁环保窝案并非孤立。因公开资料有限,据不完全统计,记者梳理了自2012年以来查处的63起环保系统贪腐案件,涉及118人,其中14起为窝案。

14例环保窝案分布,南方周末记者刘佳、实习生彭琪月根据公开资料搜索。

“近年来,环保系统违纪违法人员数量增长较快,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消极腐败现象频发,个别案件涉及金额巨大,涉及人员众多,社会影响恶劣。”原环保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环保部纪检组组长周英在2017年全国环保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视频会上提到,根据中纪委统计数据,2016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处分环保部门工作人员2607人,比2015年和2012年分别增长37.4%和303.6%。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分析,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败工作的推进,贪腐案件数量增加是总体性趋势,“环保在反腐败工作中不再是一个清白之地”。

记者统计发现,其中有涉案金额超过千万元的厅官,但更多的是县处级、科级及以下的业务执行者。每一起“蝇贪”案或“塌方式”窝案,都导致了环保工作断档乃至生态环境的破坏。

“一种细水长流的腐败”

118人环保贪腐样本中,按照行政级别划分,最高级别的官员是被称为“环保首虎”的原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

厅局级官员有19人。其中三人曾分别任职于原环保部环境科学研究院、华北督查中心和科技标准司。全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省级环保厅都出现过因贪腐落马的正、副厅局长、巡视员、纪检组组长、总工程师等,河南、四川、湖南、山西、福建甚至出现了2次环保厅级干部贪腐案。

落马官员的行政级别。

63起案件中14例为官方明确宣布的窝案,占比超过五分之一。涉案人员最多的是四川遂宁窝案和2012年的江苏南通窝案,均达三十余人,南通窝案被当地媒体称为“在南通反腐败斗争历史上极为罕见”。

“窝案和腐败手法直接相关,以前领导干部一个人偷偷摸摸拿好处就行,现在更严格的监管压力下,单凭一个人贪腐难度大,所以他们必须把不同岗位、不同领域的人拉进来,形成腐败链条和腐败网络。”庄德水介绍,窝案越来越多是反腐败领域一个新的发展态势,“牵扯到更多领导干部,贪腐官员才会心安理得,感到安全”。

罪名最多的是受贿罪和贪污罪,此外还有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滥用职权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等。个别官员还作为中间人或者为他人行贿。

"

上一页页码:[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