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行业综述 >> 

北方季节性降雨地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怎么做?

时间:2019-05-28 12:41:43 来源:给水排水 作者:许申来等

小编说

选取北方某城市作为研究案例,从规划技术需求、规划分区及指标分解规划策略等方面探讨了海绵城市规划的经验,同时从内涝防治、雨水资源综合利用、水污染防治、抗冻融铺装等方面提出了季节性降雨区域海绵城市建设经验,为我国北方季节性降雨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0 引言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即让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雨季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建设,不可照搬美国的低影响开发(LID)、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澳大利亚的水敏感城市设计(WSUD)。

1 海绵城市建设概况

国家高度重视海绵城市建设,财政部、住建部和水利部于2015年和2016年分别推出了2批共30个海绵建设试点城市,各城市在水文、地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具体情况见表1。

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避免过度拔高海绵城市的“万能论”,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北方城市与南方城市地理环境特征的差异以及各地建设海绵城市的基础的不同。本文以北方某城市(以下简称A市)为例,探讨北方地区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经验,为其他北方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2 A市概况

A市作为北方地区的典型城市,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降雨量分配严重不均,夏季雨量集中,7、8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80%以上。在遭遇2年一遇以上的降雨时,市政道路积水,产生明显的城市内涝。在遭遇20一遇以上的降雨时,城区出现了多处明显的内涝积水点。图1为2016年7月25日A市某地块内涝积水情况。同时,由于老城区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明显,导致雨季城市河道水质较差。另外,由于对地下水度过利用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上一页页码:[1 2 3 >>] 下一页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