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 模式应用于污水治理行业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针对广东省村镇污水特点、处理要求和目标,采用污水捆绑打包 PPP 模式推进区域村镇污水治理项目,探讨工艺技术和管理模式的选择,为污水处理 PPP 项目建设落地提供借鉴意义。
1.1 规模差异明显
镇级污水处理厂污水来源包括镇区居民生活污水和周边农村村民生活污水,并含有部分公共污水和工业废水。珠三角地区乡镇经济发达,人口集聚效应较为明显,公共污水和工业废水量较大,镇级污水处理厂规模以万吨级为主 ;而粤东西北地区经济较为落后的镇级污水处理厂规模较小,规模以几百至千吨级为主。一般来说,镇区人均污水量指标比农村高 30~50%,其水量占到镇域的 40~70%,且镇区作为城镇化人口集聚地和发展的区域,污水量有增长的趋势,故镇区是污水重点治理的对象。
1.2 水量难以确定
农村受城镇化政策影响,人口呈现下降趋势,出现空心村和老人村的情况,村庄实际居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差异较大,在重大节日时人口暴增,给污水量确定带来一定困难。
1.3 配套支持不足
农村属于自治体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主要依靠政府,运营维护费用缺乏收费法律政策依据,基本靠农村“一事一议”方法解决,故存在费用来源和管理模式的不确定性。
1.4 处理方式多样
农村分布分散,污水处理规模普遍偏小。对于地多人少的地区,污水规模多为数十吨,宜分散处理 ;而地少人多的地区,相对发展比较均匀,村庄人口分布相对集中,部分村人口高达 3 万多人,宜连片整治。
镇级污水处理厂属于环保重点监控的对象,建设要求和排放标准需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处理排放标准在一级 B及以上,生态敏感地区甚至需达Ⅳ类地表水标准。
农村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目前由各地制定,国家层面未有统一的排放标准,从各地制定排放标准以及国家准备颁布的农村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看,有一级 B、一级 A、二级、农灌等排放标准。大部分农村环境容量很大,农村生态和水环境定义不确定或缺乏定义,如何引用排放标准存在不确定性。建议以不实质性影响水体功能和环境影响为目标,尽可能简化指标和降低排放要求,降低不必要的无效环境治理成本。
农村污水治理的主要目标是提升人居环境,解决污水横流、蚊虫滋生和疾病传播等问题。污水应采用管渠收集,避免外露。
采用 PPP 模式建设管理的污水处理厂,投资人在工艺选择上应注重污水处理厂的全生命周期成本,采用风险易控的熟悉工艺。较大规模(如 5000 吨 / 日以上)的镇级污水处理厂可参考成熟的城镇污水处理技术进行选择。以下主要讨论对于区域(或整县)村镇污水处理设施捆绑打包 PPP项目,规模较小的村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3.1 稳定达标
运行稳定是选择小规模村镇污水处理工艺的关键条件,也是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的前提。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工艺需具备承受不同季节、不同时段水质水量变化冲击的能力,运行稳定,减低对熟练技工依赖,严格控制人工成本,有效稳妥地降低运行成本。成套的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需要考虑系统集成装置的可靠性和运行的稳定性。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工艺一般选择接触氧化工艺或接触氧化和活性污泥法协同工艺。
3.2 经济实用
工艺选择需要重点考虑的条件是经济实用,该条件决定了项目的盈利状况。经济账需考虑设施的初期建设成本、运行成本,维护成本。建设成本不仅仅是装置的造价,还包括运输、现场吊装与安装、开挖等土建的成本。运行成本最大考虑对象不是电耗,而是人工成本,采用物联网平台化管理是解决区域大量农村污水设施管理的较好方法。维护成本包括定期维护、故障维修和易损件更换等,维护牵涉人工费用比重大,需要在工艺和装置选择时作为主要考虑因素。
3.3 运行管理简便
村镇污水处理 PPP 项目一般是区域(或整县)打包,处理设施数量都在几百个左右,大的整县村镇污水处理捆绑PPP 项目的设施数量甚至超过千个,因此在工艺和装置选择上除考虑稳定性外,还需考虑运行管理的便捷性,易于观察和操作简单等,同时需要能实现无人值守,采用物联网平台进行管理。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