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行业综述 >> 

热点时评:农村污水治理如何打开新局面?

时间:2019-07-17 10:47:02 来源:四川生态环境厅 作者:

最近,随着各地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农村污水治理成了其中的重头戏。在新形势下如何才能抓住机遇,迅速打开新局面,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笔者认为关键是抓牢走稳摸底数、定标准、抓试点和建机制四步。

一要查好基本底数。农村污水整治已实施多年,也取得较好成果,尤其是沿海发达省份部分区域,农村污水整治率超过50%。但农村污水源散面广量大的特点也十分突出,收集和处理受客观条件制约大。

目前,农村污水治理覆盖面、技术水平、治理效果千差万别,底数不明问题比较明显。生态环境部门多年来一直在承担小流域、水库、湖泊等农村污水受纳水体水环境质量监测,对区域水环境质量的了解相对详细,能够客观分析反映出一个区域农村面源水污染物排放大体情况。要以此为基础,形成摸底路线,指导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摸底排查,彻底摸清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底数。

二要定好技术标准。农村污水治理是否好验收、易考核,关系成果大小,其关键则是因地制宜、科学可行的治理技术和排放标准。要坚持“专业人办专业事”的原则,发挥生态环境部门污染防治技术支撑主力军作用,在全面吸收全国先进农村污水治理技术、典型模式、实际效果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可行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污水治理技术导则。

三要抓好试点示范。农村污水治理理念、模式和技术层出不穷,但缺乏普适性强的成熟工艺,特别是推进模式和分散型治理技术,更需因地制宜科学选择。要坚持试点先行,根据区域进水水质、气候条件、地形地势和经济水平等影响因素,选择典型模式、典型技术、典型村庄,创新创造开展农村污水治理试点,力争通过试点摸清楚适合区域的组织机制、运行模式、治理技术等,为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四要建好机制体系。农村污水治理,三分建、七分管。基层生态环境部门要切实发挥牵头揽总作用,特别是由生态环境部门牵头负责农村污水整治的地方,要借力借势,下真功夫推动建立农村污水治理设施长效管控机制,要建立健全市级部门为协调主体、县级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政府为落实主体、村社组织为管理主体、群众百姓为受益主体以及第三方机构为服务主体的“六位一体”农村污水整治管理机制体系。

水世界社区,让水处理更简单!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