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直接影响农村生活环境和广大农民生活质量,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总的来看,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历史欠账过多、融资渠道不畅等原因,导致资金投入存在不足;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经济条件好的地区推进较顺畅,但落后地区就较难广泛推行;部分地方投入大量资金,兴建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但由于后期管理维护运营跟不上,导致这些设施“晒太阳”等。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可以“捆绑”模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通过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界定好设施后期管理维护运营的责任,充分考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与其他项目的关联性, 提升系统整体效益,增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
一是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与产业、园区、生态农业、林下经济、乡村旅游等项目进行“捆绑”,实行整体开发和建设,实现相互促进、互利共赢,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和管理运营。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实践表明,农村企业、园区往往重视自身所在地的环境建设,尤其是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就有投资改善周边环境的内在动力。对于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乡村水环境的改善更是其本身产业价值的组成部分。
二是将多个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站“捆绑”成一个标的,交由一家公司运营。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单个污水处理站可能盈利很微薄,甚至难以获利,而同时经营多个污水处理站,就可以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单位成本,提升获利空间,增加项目的吸引力。
三是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相“捆绑”,交由一家公司负责。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可以使项目利润较高的环节和较低环节相平衡,同时责任更清晰,便于后期的管理维护和运营。
四是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和其他环境整治项目相“捆绑”,打造村镇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地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村镇环境整体提升。综合治理项目往往是“示范项目”,工程量大、要求高,对有一定实力的社会资本吸引力较大。
总之,各地只要根据本地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的特点,结合当地产业发展、乡村经济等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就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治理效果。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