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行业综述 >> 

时评:对环保督察“诊”出的弊病应“对症下药

时间:2019-12-10 09:34:43 来源:央广网 作者:陈锐海

自2016年以来,我国每年都开展一至两批中央环保督察或“回头看”行动,对全国31省份进行了全覆盖、多回合督察。这好比是中央对地方生态环境的一次次“把脉问诊”,而“问诊”结果就像一份份病情通知书,不仅反映了各地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更折射了当地党委政府在生态文明观和政治作风上存在的一些弊病。

有病不怕,有病不治才可怕。生态环境部多次通报的案例显示,面对中央环保督察组指出的问题,有的地方不以为意、敷衍了事,有的地方阳奉阴违、虚假整改,以致问题久拖不治,甚至出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群众投诉不断的现象。

“讳疾忌医”的背后,是不健康的发展观和不作为、不担当的政治表现,其结果必然是积重难返。等到幡然悔悟后再决定“就医”,恐怕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得不偿失。

相反,在拿到“体检报告”的第一时间痛定思痛、对症下药,才是明智之举。尽管生态环境整治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甚至需要历经刮骨疗毒般的阵痛期,但它绝对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结果也将是根治问题、及时止损。

其实道理很简单,一条靠牺牲环境才能换来发展的路子,能走多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哪来高质量的发展。唯有牢牢守住绿水青山,才能收获金山银山。

事实证明,针对中央环保督察“诊”出的问题,地方如果对症下药,不仅能使生态得以修复、环境得到改善,还能反省自身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在治理中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的路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

所以说,有病就得治。治的不只是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也是粗放式的发展模式。

水世界社区,让水处理更简单!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