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行业综述 >> 

城市发展:污水处理厂原来是抗击瘟疫的产物

时间:2020-03-03 22:18:51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厂被评入20世纪最伟大的十项创举  

“网红抗疫战士”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医生年初的演讲提醒人们,人类社会最大的卫生贡献,第一是疫苗,第二是清洁的饮用水,这两个是使人类寿命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100多年前,就是在与瘟疫的抗争中,污水处理厂成为城市发展的标准配置。

1890年,美国的洛厄尔和劳伦斯两座新兴工业城市陷入伤寒大面积爆发的恐慌,发病率是周边城市的4倍,致死率达到惊人的10%。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生物学教授威廉赛奇维克带领团队深入一线,运用当时先进的观测手段-显微镜,发现上游城市直接排放的生活污水带来大量致病菌,是瘟疫爆发的主要原因,而当时人们认为污水排入水体没有问题,因为“自然可以净化一切”。

图为劳伦斯试验站

基于这一认识,塞奇威克教授带领团队,与当地政府开展合作、设立了后来被行业称为水科技圣地的劳伦斯站,边研究边实验,一系列包括生物膜、混凝沉淀等至今仍在广泛应用的技术就此诞生。劳伦斯站投入运行的当年,劳伦斯市的伤寒发病率下降了80%。自此,人类的一项新技能get,“水厂”成为城市发展的标准配置。抽水马桶-下水道-“水厂”构筑起城市盘根错节的根系,也成为人类拓展生存边界的基地。

这同样是“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只不过战场在“水厂”。在与病毒、细菌与原生动物的战争中,人类又相继开发使用了消毒(臭氧、紫外线、次氯酸钠)、过滤(砂滤、活性炭、超滤)等一系列技术产品,分别战胜霍乱、伤寒以及一系列病菌、病毒、霉菌、真菌及原虫、卵囊,让“水媒疾病”在现代社会成为历史名词。

天花板被打破了,在劳伦斯站建成50年后,两位哈佛教授的研究结果证明,美国人均寿命由1900年的47岁提高到了63岁,其中一半的贡献来自水处理。2003年,美国工程院评选出20世纪最伟大的十项创举,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厂位列其中,排在电气化、汽车和飞机之后,但在互联网和电子技术之前,塞奇威克这位开启现代水处理历史的生物学家,也被后世称为“公共卫生之父”。

水世界社区,让水处理更简单!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