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体黑臭是当前非常突出的城市水环境问题,损害城市人居环境,公众关注度高。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先后印发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了黑臭水体治理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等,并强调要系统治理黑臭水体,全方位全过程实施。
南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降雨量充沛。自2015年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以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于2019年入选全国第二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2018年南宁转变治理思路,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若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主要解决对策。
根据2015年普查结果,南宁建成区有13条内河,共38个河段属于黑臭水体,黑臭水体总长度99.4公里、总水域面积1.41平方公里。2018年南宁转变治理思路,从“末端治理”和“只治水里”转向“全过程治理”和“水陆同治”,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治理方式过于依赖灰色设施,尤其是调蓄池设计规模较大;二是污水收集处理效能低,污水厂进厂BOD浓度不高,排水系统建设“重厂轻网”;三是排水管网历史欠账多,存在污水管道缺失、污水管网淤堵破损、雨污水管道错混接等突出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南宁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协调、统筹、强化”的系统化治理思路,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不仅优化了黑臭水体流域治理方案,还较好地指导了污水管网建设、排水管网缺陷排查修复、雨污水管网错混接改造、污水厂建设等工作。黑臭水体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也取得了初步进展。
01 协调:黑臭水体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协同推进,优化治理方案
协调黑臭水体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控制雨水径流污染。在此基础上,按照“灰绿结合、蓝绿结合”的原则,优化黑臭水体治理的截污调蓄、生态修复等设计方案。
其中分流制地区末端雨水口不截流,一般不建议建设调蓄池,雨水径流污染主要通过海绵设施控制;合流制地区通过源头海绵设施减排和末端截污调蓄相结合,控制合流制溢流污染,考虑海绵设施的径流削减作用后,可有效削减调蓄池设计规模;各内河沿岸进一步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建设生态驳岸、雨水湿地、植被缓冲带等,净化入河雨水径流污染。通过上述方案优化,调蓄池设计数量和规模明显减少,有效节省了项目投资。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