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行业综述 >> 

污泥含水率强制要求取消 千亿规模污泥大市场来了

时间:2021-02-02 11:37:29 来源:环保圈 作者:

01 污水处理厂污泥含水率强制要求取消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废止、修改部分生态环境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下称《决定》),取消了有关污水处理厂污泥含水率的强制要求。

 

文件显示,根据《规章制定程序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8〕37号)等法规和文件精神,环境部决定对下列规章、规范性文件予以废止或者修改。

其中,第三项“决定予以废止的规范性文件”中,第十二条就是《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10〕157号)》(下称《通知》)。

也就是说,《通知》只是这次被废止的众多文件之一,而这次废止的文件总计有26个之多。

废止《通知》,跟取消污泥含水率强制规定有何关系?原来,正是《通知》的第三条,规定了有关污水处理厂污泥含水率的强制要求:

污水处理厂以贮存(即不处理处置)为目的将污泥运出厂界的,必须将污泥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

 

《通知》于2010年11月26日公布,至今已经有十年了。

其实,关于“取消污水处理厂污泥含水率强制要求”的新闻,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因为《决定》去年就公开征求过意见。

去年9月4日,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废止、修改部分生态环境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意见的函》,拟对部分生态环境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动态清理,并公开征求意见。

在当时公布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汇总表》中,其中之一就是《通知》,清理理由则是“与《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不一致”。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于2013年10月2日发布,实施日期是2014年1月1日,比《通知》稍晚一些。其中,对于污泥含水率,其实并没有明确的要求。

关于污泥,也只是原则性的两条规定,如第三十条: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维护运营单位或者污泥处理处置单位应当安全处理处置污泥,保证处理处置后的污泥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对产生的污泥以及处理处置后的污泥去向、用途、用量等进行跟踪、记录,并向城镇排水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污泥。

不管怎么说,有关污水处理厂污泥含水率的强制要求,这一次确确实实是被废止了,而且自《决定》公布之日起就已经开始施行。

02 源起“重水轻泥”

环境部为什么要取消关于污泥含水率的强制要求?核心就是因为一件事重水轻泥。

当初之所以规定污泥含水率的强制要求,主要是为了缩减污泥的体积,减少污泥运输量和运输成本,防止污泥运输过程中的污染扩散,有利于后期资源化利用。

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由于有了污泥含水率的强制要求,使得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成本大幅增加,灵活性大大降低,反而不利于提高无害化处置率和资源化利用率,结果导致了“重水轻泥”现象的出现。

理论上讲,污泥可以分为给水污泥、生活污水污泥和工业废水污泥三类,不同来源的污泥,最终处置时所需的污泥含水率也应该有所差异,不应该“一刀切”地规定死。

目前,处置污泥的主流方法有四种,分别是:浓缩脱水后填埋、干化后焚烧、好氧处理后土地利用,以及厌氧处理后能源回收和土地利用。虽然我国大多数污泥都采取了干化焚烧处置法,但根据国际上的趋势,污泥处置在未来还是会聚焦在厌氧处理后的资源化再利用上。

而要想提高城市污泥的资源化再利用率,就要首先解决成本过高的问题。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成本,便是污泥浓缩脱水干化至含水率50%以下所需的人工、设备、运行和投资。

这一次,环境部废止关于污泥含水率的强制要求,使得未来污泥处理处置可以更科学、更灵活,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污泥的综合利用和最终处置,最终解决“重水轻泥”痛点。

同时,取消污泥含水率的强制要求,不代表对污泥的监管就放松了,污泥就可以随便外运了。

上一页页码:[1 2 >>] 下一页共2页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