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行业综述 >> 

许申来:加强智慧水务顶层设计,实现可持续管理

时间:2021-04-29 21:04:10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 作者:许申来

目前,绝大多数智慧水务按照传统规划设计范式去搭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治理效率问题,但是面对治理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问题,目前智慧水务发挥作用非常有限,这与大家对智慧水务的期待还有差距。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智慧水务的顶层设计,例如:如何建立数据管理与更新机制,如何融入和修正规划、设计、建设与运维,如何与管理环节进行有效衔接,如何保证建设的连续性,如何保证经费可持续投入等,上述问题导致智慧水务越来越泛化,越来越不接地气。

未来我们面临的常态问题将是在治理资金有限、设施改造空间有限、水环境敏感的地区解决水环境污染的波动性与不确定性问题,包括:如何提升雨季排水系统收集处理能力,如何应对雨季排口的间歇性排放,如何应对CSO超设计标准的溢出,如何提升污水厂雨季处理能力减少溢流,等等。政府的需求是如何得到性价比较高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行业的供给更多是基于传统规划设计输出工程清单的静态模式,这与政府需求、治理内在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实际上,从智慧水务应用的成功案例来看,通过RTC技术+间歇性处理技术融入和修正规划设计,挖潜原有系统的动态潜力来应对治理动态问题,可以在达到治理目标的前提下实现一定比例的投资节省,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换句话讲,动态的问题是否要采取静态的方式来解决,亦或采取动态的方式来解决,国内这样的案例凤毛麟角,恰恰是我国智慧水务建设必须要思考的。因此,我个人认为:未来智慧水务建设要回归到修正治理行为、推进高效管理、促进广泛共识等方面上来,围绕数据、模型、场景,建立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治理原则,逐步形成共享共治的智慧网络空间,推进治理组织管理方式变革,推进治理各方的责权合理分配,实现更广泛的治理成本降低,实现更广泛价值提升与共享共治。

未来,智慧水务是否以现有的面貌展现给大家,我觉得不一定。智慧水务的理想状态是我们不知道智慧水务平台物理意义的存在,但是所有问题可以通过智慧水务网络空间得到无声无息的解决,这就是融合融入的问题,就像人离不开五脏六腑,但是人很少意识到它们的存在,所以未来智慧水务建设的顶层设计需要再思考和再出发。

本次智慧建造智慧水务融合技术创新论坛围绕智慧建造、智慧水务和融合创新等话题来展开研讨,实际上是从更多的维度和更深的层次审视目前的智慧水务建设。水环境治理如同建造一个复杂的机器,如果它的一个个局部构件彼此不协调,相互连不起来,那么,即使这些构件的设计和制造从局部看是很先进的,但这部机器的总体性能还是不合格的。如何实现复杂水环境治理的整体最优,关键在于我们对治理行为的分解能力,对每个细节的掌控力,由于治理行为的复杂与不确定性,只有通过智慧水务建设来实现。通过治理要素参数化、治理行为模型化,实现水环境治理的行为的高效组织,从而优化治理各方的生产关系,实现协同、高效、可持续管理。华北院智慧水务分院开发的水务数据中台和水系统仿真模型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新的尝试,已经形成了标准化产品,这些产品为治理要素参数化、治理行为模型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建环能一直在积累水治理相关设备运行数据,尝试建立不同场景条件下设备性能、设计与运行效果的关系,这部分工作对于治理行为进一步分解和模型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从事城市级水环境治理全过程技术咨询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城市级水环境协同治理规划、海绵城市建设全过程技术咨询工作、水环境技术组织管理与智慧水务建设、水环境治理设施设备设计与运维等。结合工作实践,近期发表了城市级水环境技术组织管理思考与探索、海绵理念下的流域协同治理策略的思考与探索、北方季节性降雨地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经验探索等文章。同时,主编了《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施工技术》和《城市水环境绿色基础设施的运营养护》两本专著。在本次济南的智慧水务论坛,主要与大家分享城市级水环境治理技术组织管理范式的思考与探索,尝试解决大尺度复杂水环境系统从顶层设计到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级水环境治理技术组织管理新范式,有效协调各环节、各系统、各相关方之间的关系,促进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预防,问题发生前以较低的成本,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达到持续的治理效果。

(作者:许申来,现就职于中建环能创融中心,兼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工程硕士校外导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企业导师。主要从事水环境治理全过程技术咨询工作,主要包括:城市级水环境协同治理规划、海绵城市建设全过程技术咨询工作、水环境技术组织管理与智慧水务建设、水环境治理设施设备设计与运维工作等。工作以来,主持和参与30多项国家和地方重点水环境治理项目。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主编专著3本,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规划设计奖项。)

水世界社区,让水处理更简单!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