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提高过滤效率的途径有哪些?
提高过滤效率的途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滤层含污能力,便出现了“反粒度”过滤,即顺水流方向,滤料粒径由大到小,由于上向流及双向流滤池结构复杂,不便冲洗等原因。
20均质滤料由什么组成?
均质滤料组成:均质滤料是指整个滤层深度方向的任一横断面,滤料组成和平均粒径均匀一致,而并非指滤料粒径完全相同。
21什么是负水头现象?避免的方法有哪些?
负水头现象:在过滤过程中,当滤层截留了大量杂质,以致砂面以下某一深度处的水头损失超过该处水深时出现的现象。
避免出现负水头的方法:是增加砂面上水深,或者滤池出水位置等于或高于滤层表面。虹吸滤池和无阀滤池不会出现负水头即是这个原因。
22普通快滤池反冲洗水供给方式有几种?
普通快滤池反冲洗水供给方式有两种:冲洗水泵和水塔。
23什么是这点加氯?
当水中有机物主要为氨和氮化物,其实际需氯量满足后,加氯量增加,余氯量增加,但是后者增长缓慢,一段时间后,加氯量增加,余氯量反而下降,此后加氯量增加,余氯量又上升,此折点后自由性余氯出现,继续加氯消毒效果最好,即折点加氯。
24活性污泥法有哪几个系统?
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组成。
25什么是污泥沉降比?
污泥沉降比(SV%):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1000ml量筒中静置沉淀30min,沉淀污泥与混合液的体积比(%)。
26什么是污泥指数?
污泥指数(SVI):是指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静置沉淀30min后,每克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
SVI值过低,说明泥粒细小紧密,无机物多,缺乏活性和吸附能力;SVI值过高,说明污泥难于沉降分离,即将膨胀或已经膨胀,必须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
27什么是污泥膨胀、解体、腐化、上浮和泡沫?
污泥膨胀:当污泥变质时,污泥不易沉淀,SVI值增高,污泥的结构松散,体积膨胀,含水率上升,澄清液少,颜色也有异变。
污泥解体:处理水水质浑浊,污泥紊凝微细化,处理效果变坏等则是污泥解体的现象。
污泥腐化:在二次沉淀池有可能由于污泥长期滞留而产生厌氧发酵,生成气体,从而出现大块污泥上浮的现象。
污泥上浮:污泥在二次沉淀池呈块状上浮的现象。
泡沫问题:曝气池中产生泡沫,主要原因是污水中存在大量合成洗涤或其他起泡物质。
28什么是活性污泥增长曲线?
活性污泥微生物是多菌种混合群体,其生长规律比较复杂,但是也可用其增长曲线表示一定的规律。该曲线表达的是,在温度和溶解氧等环境条件满足微生物的生长要求,并有一定量初始微生物接种时,营养物质一次充分投加后,微生物数量随时间的增殖和衰减规律。
活性污泥增长速率的变化主要是营养物或有机物与微生物比值(通常用F/M表示)所致,F/M值也是有机底物降解速率、氧利用速率、活性污泥的凝聚、吸附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活性污泥增长曲线的四个阶段:适应期 、对数增长期 、减速增长期(生物量最多) 、内源呼吸期(处理水质效果最好) 。
29活性污泥的净化分为几个过程?
活性污泥净化废水通过三个阶段来完成:
在第一阶段,废水主要通过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而得到净化。吸附作用进行得十分迅速,一般在30min内完成,BOD5去除率可高达70%。同时还具有部分氧化的作用,但吸附是主要作用。
第二阶段,也称氧化阶段。主要是继续分解氧化前阶段被吸附和吸收的有机物,同时继续吸附一些残余的溶解物质。
第三阶段是泥水分离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进行沉淀分离。微生物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都能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但产物不同。
上一页页码:[<< 1 2 3 4 5 >>] 下一页 共5页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