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技术要点 >> 

常规活性污泥处理废水运行工艺故障分析(完结)

时间:2018-01-29 来源:Ai环保 作者:晓光

目前正处于我公司生产高峰期,这样的处理结果令我们很担心。不知是否出现污泥膨胀或水中有澡类而导致变色?是否与曝气量有关?另在气温达到35度以上时,SBR池中的水位不能达到设计水位,否则风机不能正常运行,请问是何原因?

1、增加了排泥量,同时我还在采取另外的措施,

2、采用少进水,少滗水,缩短处理周期,将原曝气时间由原来的2个半小时,调整到2个小时,减少曝气可以降低生物的自身氧化程度。

3、添加废啤酒酵母

4.可以缩短处理周期。

5.进水不必减少。可以投加酵母类底物。

6.所有的措施就是为了降低污泥的老化程度。

十一、进一段时间来我们进水的B/C值均在0.3~0.4之间,进水SS在500左右(我们是城市污水)进水COD在180左右,BOD在70左右,前段时间效果很好,现在有所恶化,镜检发现污泥颗粒瘦小,沉降后有小颗粒,微生物数量少,种类少,轮虫数量占比例较多,钟虫数量减少比较快,前段时间DO较高,我们是CAST工艺,我估计是营养不足,导致老化,但我不想加营养物,有没什么办法度过雨季,解决这种问题。另外SS太高好象对SBR工艺有限制,具体什么原因?

1.B/C值均在0.3~0.4应该没有问题了,但请确认计算是否正确,否则无法指导生产的。

2.高溶解氧值是不利于污泥絮凝的,细小的菌胶团会导致轮虫的产生。

3.进水如果无机颗粒较多时,自然会影响微生物的处理能力了。

十二、我厂是城市污水厂,采用奥伯尔氧化沟,前段设有厌氧选择池。目前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二沉池有飘泥和氨氮去除率低,同时氧化沟内有较多的粘性气泡。我们的运行参数:氧化沟进水COD=300,BOD=90,NH3-N=28,MLSS=2600,DO=1.0~2.2(氧化沟出水),NH3-N=18(我厂目标10)。请问:如何调节工艺参数?同时我们正安排全面测定工艺运行数据。

1.存在的主要表现:粘性气泡,我想两个极端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即负荷过高和过低,我想污泥老化,产生漂泥并在液面出现粘性泡沫和浮渣是比较常见的。

2.污泥老化,反映出负荷偏低,我想底物浓度不足,脱氮效果也就不会理想了。

3.还请降低污泥浓度,观察一段时间,看是否有效。

十三、工艺是延时曝气氧化沟,用的倒伞型的曝气机。规模是10万吨每天,现在进水大概有个五到六万。现在用了一个氧化沟,池容三万三,两个二沉池,每个容积大约七千。进水BOD50到80,COD80到150,出水过二级。沟里的溶氧在4到5。MLSS不到700,SV30很低,但是水质达标(SS略高,约40)如何处理?有无必要采取措施增加MLSS?如有,如何做?

1.我想保持现状即可,否则,会增加运行费用。

2.待进水浓度提高后可以逐步提高污泥浓度了.

十四、我们知道BOD负荷率与污泥膨胀现象有直接的关系,即BOD负荷率与SVI值有一个关系曲线,我想问你的是COD负荷率与SVI值有没有一个关系曲线,或者说用COD负荷率来描述SVI值有没有意义!

1.我觉得有关系的,但是我不太用SVI值的,通常MLSS变化幅度不是很大,因此,我常用SV30来判断的,在观察膨胀程度时,还可以检查沉降效果和活性污泥是否夹有气泡等问题。

上一页页码:[<< 1 2 3 4 5 >>] 下一页 共5页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