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技术要点 >> 

水体修复技术讲解,包含黑臭水体、水华问题治理

时间:2018-03-05 来源:水世界订阅号 作者:

3、措施

①、切断污染源;

②、引水换水;

③、去除上层浮泥。

若无清洁水源及无法去除上层浮泥的情况下,可采取下列办法:

①、污染源必须切断

②、若水的PH值偏低,应先调节PH值,使之上升到7.5-8.0、因为此范围的PH值能使微生物维持在较高的脱氮水平。

③、增氧:特别是底层增氧,为好氧微生物创造生存条件。酸性及厌氧环境容易促进底泥磷的释放。增加水体中的营养负荷。

④、投加水改剂:如强力去氨氮剂、天然有机物螯合剂、复合微生物制剂、水质澄清剂、去磷、去氮剂等

⑤、采用浮岛技术及适当移入水生动植物,实现营养物质的转移。

⑥、使用多功能水质净化机。

⑦、采用生物膜技术。

⑧、投加合适的微生物制剂。

02

水华问题

1、现象

水体呈现浓厚的深绿色或棕黑色,水体表面复盍着一层绿色、棕色或棕红色的藻类层。使水体的景观效果丧失殆尽。

2、原因

水中营养物质极为丰富,造成藻类过量繁殖。形成水华的藻类有微囊藻、鱼腥藻、水花束丝藻、裸藻、硅藻等。因形成水华的藻种不同所呈现的颜色也不同。微囊藻、鱼腥藻形成的水华呈绿色;水花束丝藻形成的水华暗绿色;裸藻水华呈红棕色等。

3、措施

①、消除外来污染源:

②、使用多功能水质净化机。

③、化学除藻法或使用生物型艾可清控藻剂,使用一次效果可保持2.5-3个月,对兰藻形成的水华效果特别明显。因为控藻剂中的生物能吞食兰藻。

④、配置适当的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以及建造浮岛。

⑤、采用絮凝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床),脱磷,除藻。

⑥、运用生物膜技术,

⑦、运用生物投菌技术

⑧、合理放养滤食性鱼类和螺、蚌类等水生动物。据研究白鲢对鱼腥藻的利用率可达35%以上。

⑨、采用气浮技术

上一页页码:[<< 1 2 3 4 5 >>] 下一页 共5页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