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情况下,经过不懈努力,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但水环境严峻形势总体上仍没有根本改变。主要是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环境承载能力,河道水污染,湖泊富营养化,生态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危害人民健康,影响社会和环境安全。
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一篇下载量达3000的有关水体修复的重量级资料,很适合收藏学习。
水体修复的概念和原则
水体修复: 除了依靠水生生态系统本身的自适应、自组织、自调节能力以外,采取人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使水体恢复到原有的生态功能的过程。
原则:简言之,经济上可行和技术上可行。
修复最后要达到的目的是:
1.重建水体受损伤前的物理条件;
2.恢复水体的化学状况,截断或减少污染源,清除水中化学污染物;
3.生物种类,包括重新引进已消失的土著种类,使生物类群多样化。
水体修复分类
按水体种类分:
河流水环境修复
地下水水环境修复
湖泊水库水环境修复
海洋水环境修复
湿地水环境修复………
按水体所受到的污染可分为:
水体重金属污染修复
水体富营养化修复
石油污染修复
POPs污染修复
城市景观水体修复…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