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有哪些异同之处?
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是以生化处理的不同反应器形式,从外观上看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微生物不需要填料载体,生物污泥是悬浮的,而后者的微生物是固定在填料上的,然而它们处理废水、净化水质的机理是一样的。另外,二者的生物污泥都是好氧活性污泥,而且污泥的组成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此外,生物膜法中的微生物,由于是固定在填料上的,可以形成比较稳定的生态系统,其生活能量和消耗能量不象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那样大,因此生物膜法的剩余污泥比活性污泥法要少。上海信谊百路达药业有限公司的接触氧化池采用生物膜法,而SBR生化池采用活性污泥法。
11、什么叫活性污泥?
从微生物角度来看,生化池中的污泥是由各种各样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组成的一个生物群体。如果把污泥的泥粒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里面有多种微生物---细菌、霉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如轮虫、昆虫的幼虫和蠕虫等),它们构成一条食物链,细菌和霉菌能分解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获得自身活动必需的能量并构造自身。原生动物以细菌和霉菌为食,又被后生动物所消耗,后生动物也可以直接依靠细菌生活。这种充满微生物、具有降解有机物能力的絮状泥粒就叫做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除了由微生物组成之外,还含有一些无机物质和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再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即微生物的代谢残余物)。活性污泥的含水率一般在98-99%。
活性污泥象矾花一样,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因此具有很强的吸附力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12、怎样评价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中的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活性污泥生长情况的判别和评价是不一样的。
在生物膜法中,活性污泥生长情况的评价主要采用显微镜直接观察生物相。
在活性污泥法中,评价活性污泥生长情况的评价除了直接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相外,常用的评价指标还有: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沉降指数(SVI)等。
13、在用显微镜进行生物相观察时,那一类微生物直接表明生化处理效果良好?
微型后生动物(如轮虫、线虫等)的出现则表明微生物群落生长良好,活性污泥的生态系统比较稳定,这时候的生化处理效果最佳,这就好比能经常捕获到大鱼的河流里,小鱼小虾生长良好的情况一样。
14、什么叫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
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亦要称为污泥浓度,它是指单位体积生化池混合液所含干污泥的重量,单位为毫克/升,用来表征活性污泥浓度。它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两部分。一般来说SBR生化池内MLSS值控制在2000-4000mg/L左右为宜。
15、什么叫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是指单位体积生化池混合液所含干污泥中可挥发性物质的重量,单位也是毫克/升,由于它不包括活性污泥中的无机物,因此能较确切地代表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数量。
16、污泥沉降比(SV)?
污泥沉降比(SV)是指曝气池内混合液在100毫升量筒中,静止沉淀30分钟后,沉淀污泥与混合液之体积比(%),因此有时也用SV30来表示。一般来说生化池内的SV在20-40%之间。污泥沉降比测定比较简单,是评定活性污泥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常被用于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和及时反时污泥膨胀等异常现象。显然,SV与污泥浓度也有关系。
17、污泥指数(SVI)?
污泥指数(SVI)全称污泥容积指数,1克干污泥在湿态时所占体积的毫升数,其计算公式如下为:
SVI=SV*10/MLSS
上一页页码:[<< 1 ...2 3 4 5 6 7 >>] 下一页 共7页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