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技术要点 >> 

技术总结:污水处理中反渗透常见问题知多少

时间:2018-03-26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

17. 怎样从水中脱除硅?

水中硅以两种形态存在,活性硅(单体硅)和胶体硅(多元硅):胶体硅没有离子的特征,但尺度相对较大,胶体硅能被精细的物理过滤过程所截留,如反渗透,也可以通过凝聚技术降低水中的含量,如混凝澄清池,但是那些需要依靠离子电荷特征的分离技术,如离子交换树脂和连续电去离子过程(CDI),对脱除胶体硅效果十分有限。

活性硅的尺寸比胶体硅小得多,这样大多数的物理过滤技术如混凝澄清、过滤和气浮等均无法脱除活性硅,能够有效脱除活性硅的过程是反渗透、离子交换和连续电去离子过程。

18. pH对脱除率、产水量和膜寿命有何影响?

反渗透膜产品对应pH范围,一般为2~11,pH对膜性能本身的影响很小,这是与其它膜产品不同的显著特点之一,但是水中许多离子本身的特性受pH的影响巨大,例如当柠檬酸等类的弱酸在低pH条件下,主要呈非离子态,而在高pH值下出现解离而呈离子态。由于同一离子,荷电程度高,膜的脱除率高,荷电程度低或不荷电,则膜的脱除率低,因此pH对某些杂质的脱除率影响十分巨大。

19. 进水TDS和电导率之间关系怎样?

当获得进水电导率数值时,必须将其转化成TDS数值,以便能在软件设计时输入。对于多数水源,电导率/TDS的比率为1.2~1.7之间,为了进行ROSA设计,海水选用1.4比率而苦咸水选用1.3比率进行换算,通常能够得到较好的近似换算率。

20. 怎样知道膜是否已受到污染?

以下是污染的常见症状:在标准压力下,产水量下降;为了达到标准产水量,必须提高运行压力v;进水与浓水间的压降增加v;膜元件的重量增加v;膜脱除率明显变化(增加或降低);当元件从压力容器内取出时,将水倒在竖起的膜元件进水侧,水不能流过膜元件,仅从端面溢出(表明进水流道完全堵塞)。

21. 怎样防止膜元件原包装内的微生物滋生?

当保护液出现混浊时,很可能是因为微生物滋生之故。用亚硫酸氢钠保护的膜元件应每三个月查看一次。当保护液出现混浊时,应从保存密封袋中取出元件,重新浸泡在新鲜保护液中,保护液浓度为1%(重量)食品级亚硫酸氢钠(未经钴活化过),浸泡约1小时,并重新密封封存,重新包装前应将元件沥干。

22. RO膜元件和IX离子交换树脂的进水要求有哪些?

理论上讲,进入RO和IX系统应不含有如下杂质:悬浮物、胶体、硫酸钙、藻类、细菌、氧化剂,如余氯等油或脂类物质(必须低于仪器的检测下限)有机物和铁-有机物的络合物铁、铜、铝腐蚀产物等金属氧化物

进水水质对RO元件和IX树脂的寿命及性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23. RO膜能脱除哪些杂质?

RO膜能够很好地脱除离子和有机物,反渗透膜比纳滤膜有更高的脱除率,反渗透通常能脱除给水中99%的盐份,进水中的有机物的脱除率≥99%。

24. 怎样知道你的膜系统该用何种清洗方法进行清洗?

为了获得最好的清洗效果,选择能对症的清洗药剂和清洗步骤非常重要,错误的清洗实际上还会恶化系统性能,一般来说,无机结垢污染物,推荐使用酸性清洗液,微生物或有机污染物,推荐使用碱性清洗液。

25. 为什么RO产水的pH值低于进水的pH值?

当了解到CO2、HCO3-和CO3=之间的平衡,就能够找到这一问题的最好答案,在密闭的体系内,CO2、HCO3-和CO3=的相对含量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低pH值条件下,CO2占主要部份,在中等pH值范围内,主要为HCO3-,高pH值范围内,主要为CO3=。由于RO膜可以脱除溶解性的离子而不能脱除溶解性的气体,RO产水中的CO2含量与RO进水中CO2的含量基本相同,但是HCO3-和CO3=常常能够减少1~2个数量级,这样就会打破进水中CO2、HCO3-和CO3=之间的平衡,在系列反应中,CO2将与H2O结合发生如下反应平衡的转移,直到建立新的平衡。

HCO3- + H+ H2OàCO2 +

如果进水中含有CO2,则RO的产水pH值总会降低,对于大多数RO系统反渗透产水的pH值将有1~2个pH值的下降,当进水碱度和HCO3-高时,产水的pH值下降就更大。

为数极少的进水,含较少的CO2、HCO3-或CO3=这样看到产水pH值的变化就少,某些国家和地区,对于饮用水pH值有规定,一般为6.5~9.0,根据我们的理解,这是为了防止输水管路的腐蚀,而饮用低pH值的水,本身不会引起任何健康问题,众所周知,许多市售含碳酸饮料其pH值在2~4之间。

 

水世界社区,让水处理更简单!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上一页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