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海南表示,他多年来所见证的洱海保护历程,也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道路选择的过程,是走“经济发展优先”还是走“生态保护优先、协调社会经济发展”?
“虽然洱海抢救行动,解决客栈污染问题有争议、有阵痛,但是2018年初,我在曾是‘暴风眼’的双廊镇洱海边查看时,沉水植物恢复、水体透明度,都是我20多年来从未看过的好,可以说‘洱海抢救行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孔海南说。
但是孔海南表示,洱海北部水域蓝藻水华数量有增加的迹象,部分区域出现了“反复”的苗头,究其原因是洱海上游大量种植的“十倍增收十倍污染”的大蒜,一方面是农民增收的切实需求,一方面是洱海保护的迫切需求,如何统筹治理,不仅是大理市的事情,大理州,甚至是云南省一级都需要进行规划。
“毕竟洱海不仅是大理的洱海,云南的洱海,也是全国的洱海,甚至是世界的洱海。”孔海南说。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大理洱海边的湾桥镇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态保护情况,他同当地干部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是第一次来大理,从小就知道苍山洱海,很向往。看到你们的生活,我颇为羡慕,舍不得离开。”
大理州委书记陈坚告诉记者,3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将洱海保护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抢救模式的部署要求,全力推进流域“两违”整治、村镇“两污”治理、面源污染减量、节水治水生态修复、截污治污工程提速、流域综合执法监管、全民保护洱海“七大行动”,取得了阶段性初步成效。
2017年,洱海全湖水质总体稳定保持Ⅲ类,其中6个月Ⅱ类,主要湖湾水生植物恢复生长较好,全湖植被面积为近15年来最大,近岸水体感观明显好于往年同期,未发生规模化蓝藻水华。
全国人大代表、大理州委副书记、州长杨健告诉记者,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洱海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省委书记陈豪每年两次到大理指导洱海保护治理工作,省长阮成发亲任洱海总河长,省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洱海保护治理推进工作。
杨健表示,大理州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以“立此存照”为“军令状”,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推行了“依法治湖、工程治湖、科学治湖、全民治湖和网格化管理”,同时坚持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来统领洱海保护治理,科学编制了《洱海保护治理与流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
“今后我们将按照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要求,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把大理建设成为生态文明标兵’的总体目标,突出科学治湖、依法治湖、工程治湖、生态治湖、全民治湖、河湖长治湖,深化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确保洱海水质稳定并持续向好。”杨健说。
在抢救洱海行动中,环湖截污和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工程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要想治理好洱海的环境污染,第一步就是先把污染截住,然后才谈得上治理。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大理州委书记陈坚表示,洱海保护治理的实践证明,PPP模式是一条政府依托市场力量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推动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治理洱海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陈坚举例,2015年10月,大理市环湖截污及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列入了财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项目开工建设,批复投资34.9亿元,仅这一个项目的投资,就超过了“十二五”期间洱海保护治理的总投入。
经过层层筛选和公开招标,中国水环境集团成为大理市一期工程的社会资本方。中国水环境集团云南区域公司总经理孟建伟告诉记者,经过科学系统的调研和先进技术的应用,集团为政府节约投资6亿元,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积极配合政府两次提速,项目工期缩短10个月。
孟建伟说,湖泊的治理要比河道的治理难得多,河道水的流速和更替都比湖泊更快,湖泊水的水质标准比河道更为严格。
“早年间洱海周围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污水治理技术,更像是一个大的试验场。中国水环境集团进入后,发挥专业优势,按照‘依山就势、有缝闭合、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近回用’的科学规划原则,采用更稳定、更节约的手段,以WaterTec高品质下沉式再生水系统为核心,采用非MBR膜工艺进行全域的水环境治理。”孟建伟说,“下沉式污水处理厂地面节约的空间还可以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停车场等。”
大理州委书记陈坚表示,实行PPP模式至少有3个好处:一是缓解了政府之困。政府用有限的项目资本金撬动企业投资建设,解决了钱的问题;企业代替政府提供保护治理洱海工程服务,解决了由专业人才建设运营项目的问题;企业为保证效益,会尽力优化方案、缩短工期、加快进度,解决了政府期待早日建成运营的问题。二是实现了专业干事。政府通过PPP购买服务,依托企业实现了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的专业化,创新了建设项目的模式,发挥制定政策、服务企业、监督管理的职能,政府和企业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实现了项目合作效益最大化。三是推动了政企长效合作。长达二三十年的项目合作期,是建立在政府和企业相互信任、风险共担、合作共赢基础之上的。
中国水环境董事长侯锋表示,洱海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源自地方政府的重视和百姓的拥护。集团拥有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下沉式再生水处理系统,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集团非常珍惜这个机会。技术在洱海项目的成功实践,不仅解决了环洱海生活污水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也为洱海水环境的绿色发展添砖加瓦。
大理州委书记陈坚表示,目前在洱海保护治理上,我们已经启动实施了总投资84亿元的大理市洱海环湖截污一期工程等5个流域截污治污PPP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1.67亿元。今年上半年,这5个重点项目将全面完工,届时将实现对洱海流域截污治污的全覆盖及主要入湖河道的生态化治理,大幅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有效改善入湖河道水质。
要保护好洱海,未来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源污染管控任重道远。二是有少数部门和部分干部存在畏难情绪,对洱海保护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三是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大理市债务负担沉重、可用财力有限。
据悉,云南省从2017年起连续5年每年安排洱海保护治理专项资金6亿元,但这笔钱对于洱海生态系统保护治理还是杯水车薪。
2016年以来,大理州坚持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来统领洱海保护治理,科学编制了《洱海保护治理与流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和洱海环湖截污、流域城镇“两污”处理设施建设等8个专项子规划,计划投资199亿元实施110个项目,覆盖了洱海流域2565平方公里的范围,涉及山水、林田、湖泊、城镇、乡村、环境治理等内容。
未来如何争取更多的中央财政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洱海保护治理也是政府面临的课题。
大理州委书记陈坚表示,2018年,对大理而言,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之年,是洱海保护治理稳定巩固成效的转折之年,是全面促进经济发展向更快速度、更高质量转变的提升之年,是新时代新征程的开启之年。
陈坚说,在年初召开的州委八届三次全会上,我们对标党的十九大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深入分析了新时代大理发展面临的“时”与“势”,认真谋划了大理的发展思路和任务,明确提出了今后3年要突出抓好洱海保护、脱贫攻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这4件大事,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让全州各族人民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