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领导之声 >> 

专家解读:习总书记提到的生态环境治理窗口期

时间:2018-05-28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刘蔚

☞ 为什么要明确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的要求?

■ 抓住党委政府第一责任人的要求,也就抓住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机制的关键。

记者:当前,我们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但为什么有些地方仍然存在忽视生态环境治理、单纯追求GDP的现象?其根源是什么?会议强调“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您认为,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是否能促进其从根本上发生转变?

王金南:这些问题还普遍性地存在,我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认识的提升、制度的完善到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传统的思维方式、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式都存在巨大的惯性,难以急刹车、急转弯,难以一步到位、立竿见影。二是转型发展还受到稳增长、保民生、保就业的底线压力,很多地方还面临经济贫困与环境退化的双重压力,部分地区还不能急于求成。三是我们的法治体系、管理制度、管理能力还不健全,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强化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领导,统筹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统筹推进。

这些问题也告诉我们,尽管我们已经进入窗口期,但生态环境保护绝非就此进入快车道,绝非就此顺风顺水,绝非能一蹴而就。还必须坚定信心、咬紧牙关,以钉钉子的精神,集中精力打几场攻坚战、歼灭战。

本次大会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上,最重大的制度改进,就是全面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生态环境搞得不好,要问责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县委书记,问责省长、市长、县长。近年来,省级和一些地市党委、政府领导才真正开始把环境保护主要责任扛在肩上,但不少地方还认为是环保局长的责任,纵向到基层县乡的压力传导机制仍然没有有效建立。因此,抓住党委政府第一责任人的要求,也就抓住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机制的关键。

抓住了这个关键,这一制度的根本落实,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配套政策和管理体系。一是从政治上,要求各地党委政府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党的领导的重要内容。二是坚持“党政同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处理重大问题,指导、推动、督促各地各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要有明确要求。三是坚持管生产的、管发展的、管行业的要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制定责任清单,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四是完善环保督察机制,强化评估考核和督察问责,建立激励奖励和考核问责制度。五是建立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推进机制,各级党委应设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常设机构。

记者:改革开放40年,我们有了很好的经济基础,应该有条件有能力去加大治理环境污染的投入,但当前一些地方仍然存在投入不足的情况。对此,您认为是否应有对地方政府加强生态环境投入的硬性规定或具体比例?对此您有哪些看法和建议?

王金南:从国际经验来看,污染治理投入需要达到GDP的1.5%,才可能实现环境质量基本不恶化;达到GDP的3%,才能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稳定好转。从我国近几年情况来看,我国环境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在1.7%~2.0%左右,但其中有很大比例是城市景观绿化建设、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因此环境污染治理的直接投入比例远低于1.7%。在全国尺度上,这个数值还有很大的区域差异,部分经济发展滞后地区尤其薄弱。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尤其对一些目前环境污染重、历史欠账多的地区来说更是如此。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坚实的投入保障,需要真金白银。一是对一些环境污染重、环境质量差、历史欠账多、环境风险高的地区,应该有硬性的要求,如环境治理投入不得低于GDP的3%。二是充分利用人大、社会监督的作用,将环境治理投入这一指标,作为地方政府向人大汇报的主要内容,在全国以省和城市为单位,将本地区环境治理投入及占当年GDP的比例晒出来。三是对于一些生态功能重要、贫困人口集中、环境退化严重的地区,也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联动,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掉队。

水世界社区,让水处理更简单!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上一页页码:[<< 1 2 ] 下一页 共2页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