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整合原环境保护部职责和发改、国土、水利、农业等其他6个部门相关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组建了生态环境部,统一行使生态保护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如何从历史的视角看待这一变化?如何从哲学高度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如何看待生态环境保护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最近笔者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的曲格平进行了采访。
曲格平,1930 年 6 月生于山东肥城,1987年至1993年6月任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第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委,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我国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创建者和最初领导人之一,为我国环境科学理论的建立、环境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环境法制建设和环境管理体制的建立等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对话人:曲格平
记者:曲老,您说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到这样一个战略高度,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长久期盼的局面就出现在眼前,让我兴奋不已。”生态环境部正式成立,看到生态环保事业的大发展,您一定很开心吧?
曲格平:是啊。我极为开心,极为振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宪法,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来说,具有根本性和划时代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之一,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之一,还是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标识之一。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宪法的保障,肯定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生态环境部的成立,对提高我国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非常重要。我国环境保护的机构几经变化,规格越来越高,职能越来越强,我作为环保战线的一名老兵,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光荣感和难以抑制的自豪感。
记者:对于生态环境部的正式成立,您如何看待?
曲格平:我国环境保护一起步,我就是参与者,亲身经历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持续不断的发展,深感组建生态环境部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对于生态环境部的职能和任务,国务院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把生态和环境放到一个部门统一管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
我们过去所说的环境,是以人为中心的整个外部世界;过去所说的生态,主要指的是自然生态。现在把生态和环境合在一起,环境的主体除了人,还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所有的生命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毋庸讳言,我们在环保工作中常常出现“见物不见人”的情况,生态和环境合为一体,使得环境保护的主体更为突出,一定要把保护以人为主体的生命系统作为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
在环境方面,我们已有环保法以及很多相关法律,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关于“生态”还没有一个基础性的生态保护法律,这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在适当的时候,应该通过立法对“生态环境”及其相关问题做出规范。
我觉得生态环境部运转后,很有必要在全国生态环境部门普及生态知识。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就会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工作的质量。在社会上普及生态知识,可以获得人们对生态环境工作更广泛的支持。普及生态知识,还可以借鉴和应用生态足迹、水足迹和碳足迹等简便易行的方法,搞得生动活泼一些。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