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暗访的人数和次数有限,怎么让更多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于会文:我们把发现的问题先拍警示片,通过警示片让大家看到问题的严重性。拍警示片我们也是先礼后兵,我先发安民告示,明确告诉你,我会不间断地暗访拍片,各市县先把问题都整干净了。我都这么说了,你还不改,那抓住了就必须让你难受一下,进警示录。怎么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呢?省里专门召开专题会,涉及的市州主要领导做表态发言,大家一起来“吃药”。这招我觉得挺好,下一步我们要变成常态,不停地拍警示片,不停地暗访。
记者:暗访片子拍出来以后,有没有人找你求情?
于会文:也有来说情的,但谁说也不行,没办法。生态环境部门必须动真碰硬,不怕得罪人。不是我抓住了你,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NGO、老百姓都盯着你;也不是我处理你,是环保的法律法规处理你。你只能抓紧改,真改好了咱就好说,敷衍不改那可不行。
记者:能否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与经济发达程度有关系。四川属于西部地区,经济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政府治污投入会不会缩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钱从哪里来?
于会文:虽然财力有限,但是四川对治污的投入不减反增。我们从财政部门了解的情况看,2019年四川财政预算增长的只有两个领域,一个是教育,另一个就是环保。
记者:如何把每一分钱花得有效果?
于会文:具体到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我们按照大气、水等要素,每个月排名,哪个市干得好就多给奖励。一来能调动拿到奖励的地市积极性,二来市里还能用奖励的钱再调动县区的积极性。
记者:治污除了靠政府投入,还要引入社会资本投资。但目前环保行业正在经历寒冬,项目融资难,怎么办?
于会文:2018年我陪着省领导见了几个大公司的董事长,请他们来支持四川。有的项目明摆着不赚钱,怎么办?我们采取了“肥瘦搭配打捆”的方法,比如说处理污水、危废、污泥,利润不一样,就要把利润高的和低的捆在一起,统一让大公司来投标。虽然这样招标慢点,但是它对后续的管理和推动是非常有利的。
记者: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8年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作为地方环境厅厅长,你觉得工作变轻松了吗?
于会文:其实是越来越难了。一方面,环保要求高了,老百姓要求也高了,党中央国务院抓生态环保坚定不移。另一方面,有些原来的问题还没太解决好,新问题也在不断出现,能不难吗?
环保是民生工作,油烟、垃圾、污水、家门口小河沟污染,你都得解决。环保还是技术工作,你不懂瞎指挥的话,别人背后指你脊梁骨。别说市县不服,就那些党组成员和处长都不服你。
记者:要做好环保,怎么平衡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怎么协调各级各部门配合?
于会文:我一直强调,环保部门要首做监工,辅助帮工,不做长工,站位得再高一点,行动再快一步,对那些中间搭界的活儿,环保部门可以暂时把手伸长点,不让活儿掉地上,但是按照职能职责分工,最后该谁干谁干。
其实环保也是艺术工作,干活儿的过程中我们也注重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大家觉得你既推动了工作,也没有泛泛问责。处理问题时既得用真招,也得讲方法。打吊结合,忽明忽暗,若即若离,别轻易撕破脸皮,这些招都得用。
有时还得受点小委屈,但你为了这个事业就认了。
记者:各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怎么解决?比如“绿盾”行动,不同部门之间凭借的数据就不一样。
于会文:我们在工作中明显感觉到,打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依靠信息化做坚定的支撑。只有数据连起来才能变成信息,生态环境监管才能迈过靠人海战术的坎,向监管自动化信息化转变。这次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提的建议也有这条。
但现在是环保系统内外都没连好,谁都做信息化,各自为政。不光连不好,用得也不好。会信息化的人不了解环保业务,懂环保业务的人又不知道信息化咋回事。
记者:怎么才能让信息连得好,用得也好?有的数据是假的怎么办?
于会文:先从环保做起,2019年一定要实现一个平台管理。我初步想,环境指标的监测数据、执法针对的企业在线监测数据得连,还有用于决策的依据规定、帮助垂直管理的OA系统都要做。
我们已经成立了领导小组,让各部门提需要什么数据,建成什么样,怎么用。一集成一研判,就算是假数据连上都能识别出来。
记者:国家全面打响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包括蓝天保卫战等七大标志性战役。四川因地制宜,调整为八大标志性战役,你觉得哪个任务最重?
于会文:四川去掉了渤海治理、柴油货车,增加了碧水保卫战、“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战和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
八大战役都非常重要,非要排序,碧水保卫战放在第一。四川是长江在发源地之后流经的第一个省份,贡献了长江27%的水量,肩负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四川的水要好,长江下游其他省份就能喝到干净水,因此我们要站好第一道岗。
""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