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市场调研 >> 

行业思考:环保产业正在错过历史最佳时期?

时间:2018-06-06 来源:环保水圈 作者:

04 小企业无能力、大企业无压力

行业整体的创新创造力不够

说到创新能力,就要讲一下企业里面负责这一职能的研发部了。用一个案例说明,企业到高校招生,涉世未深的学生想将自己苦学数年的本领用于实践,于是应聘研发部,并欣然签约。学生本想着跟一帮志同道合者投身研发做出造福社会的产品,到企业后,发现一个研发部只有两个人,一人一套办工桌、电脑,一个柜子,里面堆满了资料。一个月后,出于道德的谴责和前途的考虑,学生转做技术,一年后学生转做销售……

这是小企业的普遍现象,大企业呢?

拥有上层资源的大企业们是不做创新的,一没有生存压力,反正资源有的是,干嘛要那么优秀;二是没有奋发图强的基因,反正再怎么的努力成果都不是我的,干嘛那么拼。在这类企业里做事的人基本上都是皇亲国戚,是断无进取革新的志向和动力的。这是这一类企业的通病,但凡是自上而下配置资源的行业都是如此。所以,在互联网等创新行业是没有这类企业参与的,因为新兴产业需要足够的前瞻性和创造力,而这一点该类企业恰好没有。

另外,有一个跟企业创新相关的规划叫产学研,这是一个说的比做的好的概念,也是滋生学术腐败的温床,大多数时候是高校和企业互相挂在对方门上的牌匾,越烂的机构挂得越多,产生不了任何实际的意义。

针对这一病症,一是砍掉那些不靠谱的经费补贴,二是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激励企业自身的创新创造力。

05 环保是配套型产业而不应该是支柱型产业

其导向应该是要“让所有企业做得起环保”

将环保定位成支柱型产业是不对的,环保产业是服务型、配套型的,其价值在于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良性运转,对其培养导向应该是要让所有企业和其他机构做得起环保,所有的政策措施都应该在这一导向下展开。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前段时间长江跨省固废违法倾倒问题曝出,经查处根本原因是“废物处理成本远高于违法成本”。这一奇怪的想象暴露了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也说明了环保产业职能的不足。

针对这一病症,国家应该调整对环保产业的定位,不断提升其服务质量,并实现平民化。

综上所诉,国家不仅要规范排污乱象,同时要尽快培养出一个良性高效的环保产业来,否则,实现绿水青山的伟大进程将严重受阻。

但是,未来仍有机会,机会来自制度的改革,改革来自高层对问题的关注。

水世界社区,让水处理更简单!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上一页页码:[<< 1 2 ] 下一页 共2页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