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产业已成为万亿级产业。不过,目前资本市场对环保产业的态度似乎正由热转冷,正在实施的环保项目也面临调整。7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2018中国环境产业高峰论坛”上,参会专家表示,环保技术创新供给仍然严重不足,高杠杆率导致近期较多企业违约,环保企业未能幸免。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在论坛上列举了一系列喜人的数据:2016年全国环保产业销售收入达1.15万亿元;2017年环保产业收入再创新高,同比增长17.4%;2018年一季度销售收入约2794亿元,同比增长15%。
“环保产业是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的主力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也是重大机遇。”不过,黄润秋提醒说,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走不远也走不长,买技术不是长久之策。环保产业的发展充分说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如我国燃煤电厂经历1997年、2003年、2011年三次烟气治理技术升级,排放标准显著提高,特别是2016年大规模超低排放改造后,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大幅降低,仅为1997年前的5%、2.9%和4.5%。
黄润秋说,污染防治攻坚战中一定会遇到不少技术难题,需产业界主动研发、做好集成创新工作。“企业家应有推动技术进步的战略眼光,但很可惜,现在有这种眼光的企业不多,还是拿来就用的现实主义较为普遍。”
与前些年火爆的环保投资状况不同,东方园林日前发债10亿元仅募得5千万元,作为明星环保企业,东方园林为何“卖不动”?
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说,杠杆率过高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杠杆率过高就是借钱太多,“总有一天可能因还不出而导致金融风险”。东方园林目前未偿付债券达74亿元。
“环保和清洁项目都是公共产品,有外部性,也就是说它可以让很多人享受更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拯救地球。但是在河北搞的清洁能源项目会让北京人受益,我却无法向数百公里外的北京人收费。因此,这些项目回报率不高,一些企业就不愿意投资。”马骏说,这种带公共产品性质的绿色项目应由政府来投资,悖论在于政府并没有这么多钱。
据初步统计,我国需在清洁能源和清洁交通方面投资4万亿元,但过去几年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在绿色行业投资总共才3千多亿元,不到4万亿元的10%。
“因此,必须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来激励、动员大量社会资本进入绿色行业,这就是绿色金融出台的主要背景。”马骏说。
马骏表示,绿色金融体系至少应达到三个目标:一是提高回报率,绿色项目有一定的外部性而回报率不足,政府就应想办法弥补,达到能接受的回报率;二是降低污染项目的回报率让这些项目不赚钱,污染企业退出;三是提高消费者的绿色偏好,不仅政府而且全社会都应激励绿色投资。如同样价格,公众愿意购买清洁产品,这样环保企业利润增加,就会有资金进入。
“目前,末端治理的环境技术已经很多了,环保产业所关心的降成本治理技术的突破是相当困难的。”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说,从长远角度看,环境污染替代性技术和替代品、智能化收集和处理技术的创新活动非常活跃,环境技术创新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驱动力。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