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水务要闻 >> 

海纳百川 何成纳万污:7500入海排污口仅8%获批

时间:2018-03-16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崔慧莹

“海洋部门不上岸、环保部门不下海”

谁能解决排污口问题?杨振华打过市长热线,找过省里的环保部门,也跟化工园区管委会的领导打过交道。很多投诉者都感受过“病急乱投医”的无助。

王显海也感到,排查工作中很显著的困难就是协调有关部门。

借调城市排污管道原始图纸要找城管部门;有些排污口埋设在企业内部、涉外港口、保税区内,需要反复协调;污染源由环保、市政还是海洋水利部门审批,相关手续是否合规,都是比技术性排查更难完成的调研工作。

2013年,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的学者撰文表示:目前,中国各部委中涉及排污口管理的主要包括水利部、环保部和国家海洋局。由于各自的职能不同,对于排污口的分类方式也就不尽相同。

为方便统计排查,文章建议将陆源入海排污口可分为直排口(包括工业直排口、市政直排口和养殖废水排放口)、排污河、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排污口三大类。

“目前这些有案底可查的,都是设有在线监控系统的国控重点企业,而一些小型工厂、养殖场,各部门在统计时口径标准会不同。”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海洋学院教授王亚民说。

王亚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工业及市政排污一般会集中到污水处理厂,经环保部门批准,处理达标后集中排海;而养殖类污染归农业部门分管,排污问题尚未制定详细的管理标准;排污河涉及水利部门。但从整体来看,岸上的排污口归环保部管,海上排污工程则属于海洋局。

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均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类似“海洋部门不上岸、环保部门不下海”的割据式管理,是造成大量陆源污染长期处于监管“真空状态”的症结所在。

此外,除了中央部门多头监管带来的尴尬外,“环保给GDP让位”的旧故事时有发生。

杨振华所在的灌云县偏居苏北,此前一直是全省的经济“洼地”。灌云县将“环境容量大”写进招商口号,吸引到外地化工、高污染企业纷纷落户。

借海洋之便,灌云县在脱贫路上搭了“冲锋快艇”,“宁可毒死、不可穷死”的口号一直在当地流传。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点名批评之后,当地的副市长、县委书记、副书记等领导均被记过或党内警告。

摸清底数之后

对于中央环保督察指出的“化学需氧量分别超过地表水Ⅳ类标准约50倍和8倍”,杨振华并不知道这种超标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每次被自己举报偷排的企业,到底有没有受到相应惩处。

对于入海排污口,全国排查如火如荼,但谁应该为已造成的污染负责,过往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

在地理位置、投入使用时间、排污性质和排放方式等需要记录的信息中,王显海觉得排放污水总量是最难填写的一项。那些原本就不掌握、未监督的排污口,即使能够提供了设计排污能力、批复排放量等记载,追溯其过往的环境记录是否合规排放也是非常困难的。

《2016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显示,全国直排海污染源污水排放总量65.7亿吨。但这一数据仅仅来自419个日排污水量大于100立方米的直排海污染源的统计。

沈满洪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清算总量确实存在难度,但海洋水质是显而易见的,按照目前东海水域的水质状况,陆源污染排放量显然已经超过了海洋自净和承载能力。

沈洪满介绍,由于入海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低于陆地,几乎所有沿海地区都在实施“排海工程”,但其实质是因为陆地环境容量有限,故将污染物排放地从陆地的河流、湖泊改变为海洋,“没有任何理由证明,海洋就应该成为污水池。”

上一页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