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三”,强化三个基础。这三个基础在大的生态环境保护概念上讲,应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就污染防治来讲,我们理解它主要是基础性的、保障性的,所以我们要强化三个保障。第一个保障是积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因为这是根本,如果我们的发展方式、生活方式不绿色,那么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打好是很难的,甚至是做不到的。第二个是要加快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力度,因为对污染防治来讲,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高低是至关重要的。第三个是要加快形成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进一步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管理的体制,通过改革释放出更多动能和红利,来支撑保障污染攻坚战取得更大更好的成效。
总的来讲,我们基本上有这样的思路就是“三个三”,围绕三类目标,突出三大领域,强化三大基础。这里要特别向大家报告,我们现在一方面在抓紧研究完善这个思路、这一本账。与此同时,也在抓紧施工、抓紧推进,也就是说污染防治的具体工作这场攻坚战不仅一刻没有停,而且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快马加鞭。三年时间非常短暂,我们等不得,也等不起,所以一边在做顶层设计,一边在抓具体工作,我们也完全有基础、有条件这么做。
十八大以来为了向污染宣战,打好污染防治这场战役,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三个行动计划,就是大家熟知的三个十条。五年下来走到今天,实践充分证明,三个十条的方向、路径、举措、目标、任务都是科学合理的,针对性、有效性都是非常强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过去五年才有这么好的成效。面向未来三年我们要打好这场攻坚战,关键是沿着前面五年的路子继续往前走,继续“照单抓药”,并且坚持把这个“药”吃下去,尽管这副“药”有点涩,也有点苦,但却是良“药”,效果理想,我们必须要坚持。
总之,未来我们一定要按照要求,加快进度、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努力使得我们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让人民群众、让老百姓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更强。谢谢!
中国日报社记者:我想问一个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大家都很关心的一个变化就是将组建生态环境部,请问新成立的部门职能和环保部有什么区别,未来将发挥什么作用?谢谢。
李干杰:谢谢您的提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非常必要和重要,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李干杰:谢谢您的提问。您刚才提到,今天上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个方案明确把环境保护部的全部职责和其他六个部门相关的职责整合到一起,组建新的生态环境部,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我个人体会,这个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现深化改革总目标的一个重大举措,是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一个具体行动,是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我认为,它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性里程碑意义。
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作过很多重要的指示、批示、讲话,形成了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我们学习领会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有几个观是非常重要的,对我们的工作有着非常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一是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二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自然观。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四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五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整体系统观。六是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七是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的全民行动观。八是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共赢全球观。
上一页页码:[<< 1 2 3 4 5 6 7 >>] 下一页 共7页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