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干杰:在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特别明确地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坚持环境友好,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尤其是关于“一带一路”的建设,总书记多次批示指示,多次讲话强调。在去年5月份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这次会议上也明确提出,中国将设立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倡议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毫无疑问,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作为生态环境部,一定会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这些理念、要求,实际上“一带一路”也只有走绿色发展之路,才能够行稳致远。总体上来讲,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单位践行绿色发展,不仅仅是在“一带一路”实施的过程中,也包括其他的一些境外项目中。
总体上,各有关方面还是非常注重和严格执行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包括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有很多典型的案例,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比如在2015年我们交付印度的一个燃煤电厂叫古德罗尔燃煤电厂,当时印度政府大幅降低燃煤电厂的排放限值,因为印度跟我们国家一样,排放限值在不断地调整优化,正好在2015年赶上了这次调整,并且还增加了其他的一些要求。尽管如此,我们这个项目仍然在2016年获得了印度的环境保护金奖和社会责任铂金奖,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我们的企业“走出去”,在环境方面整体上还是很注意的,也有很好的成效和影响。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我们非常重视,也采取了多项举措,努力服务、支持和保障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去年,我们联合几个部门,包括外交部、发改委、商务部,共同制定发布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总体要求,在此之后,我们又根据这个文件的要求,编制发布了《“一带一路”生态环境合作规划》,更加具体规划了一些目标、项目和任务,进一步推动了环保政策法规标准技术与产业的交流合作。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动一些行业企业签署相应的协议,建立相应的机制,也发挥了很好的效果。我们推动建立了“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实施了绿色丝绸之路使者计划,开展培训、交流、研讨,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和监管能力水平。包括东南亚的一些国家,非洲的一些国家,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产生了很好的反响。下一步,我们要着力把总书记提出的两件事抓好,一是绿色“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建设,二是“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建设,会同相关国家,包括相关国际机构,比如说联合国环境署,他们很有积极性,愿意和我们一起把这些平台打造好、把这些机制建立好,能够共同努力,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保水平进一步提升。保障“一带一路”重大战略能够实施好,取得成效,不仅仅是惠及中国人民,也惠及国际上所有相关国家,让大家一起分享“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成果。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请教部长先生的是有关去年7月份中国出台洋垃圾进口的禁令,请问实施的效果怎么样,还有没有后续的措施?另外,我们看到以前一些比较依赖中国市场的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他们目前确实是遇到了垃圾处理的困难,不少分析说,是因为中国的禁令来得太突然,导致了他们的混乱,请问您如何回应?谢谢。
李干杰:首先我想强调,限制和禁止固体废物的进口是中国政府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的一个重大举措。同时,这也是中国政府享有的权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国际社会就推出了一个公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我们都是缔约方,这个公约明确规定,充分确认了各个国家有权禁止外国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进入本国领土,我们拥有这个权利,也尽到了责任。同时,这个公约还规定,各个国家都有义务就近来减量和处理各自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并且在越境转移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输入国的环境、公众健康不受到影响和损害。中国的固体废物进口大致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开始进口量增加还不算很快,后来进入90年代以后,增加就比较快了。大概20年前,我们整个进口量也就是400-450多万吨,20年间,我们增加到4500万吨,增加了10倍,所以增长的幅度还是很快的。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固体废物进口显示出了越来越多问题,并且有些是相当突出和严重的问题。具体而言,最突出的一个是在废物进口中夹带了很多禁止类的废物,因为我们国家的固体废物管理制度也是根据巴塞尔公约,制定了国内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分为非限制类、限制类和禁止进口类,可以进口非限制类和限制类固体废物,但是由于管制不好,最后夹带了大量的禁止类废物,甚至是洋垃圾进口。
第二个更为突出的是这些废物进来以后,在加工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污染和损害。我们去年7月份组织开展了“进口固体废物加工利用行业的专项行动”,对全国1792家企业,我们组织了1700人参加的为期一个月的拉网式排查,结果发现,其中有1074家正好是60%的比例,存在各种各样的违法污染问题。我们对1072家进行了查处,现在基本处理完1057家。可见违法违规的程度在这个领域是非常突出和严重的,由于他们违法违规,使得他们整个加工利用过程对我们的环境、对老百姓的健康产生了非常突出和严重的影响。正是因为存在这些突出和严重的问题,中国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调整优化进口名录,大幅压减固体废物进口的数量。第一批是调整了四类,后续还会逐步再进行调整。作出这么一个重大的改革决定,禁止洋垃圾入境。改革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案是非常重要、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合理和正当的,作为环保部门,我们按照中国政府的要求,全力以赴狠抓落实,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您刚才关心效果怎么样,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的好转,也包括听到一些风声,有些企业就抢抓“机遇”,尽快提前大量进口。所以,上半年是量价提升,下半年我们下了很大力气,扭转了这个势头,全年平衡下来,限制类固体废物进口总量下降了12%,应该说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后续,我们还会坚持下去,落实好中国政府确定的目标和要求。
您刚才提到说我们有些政策出台比较匆忙,给予外方的时间比较短,引起了所谓的“混乱”。我觉得这样的观点,要么是有些不太了解实际情况,要么是故意把一些责任往外推卸,实际上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还是充分考虑了方方面面的情况,给予了比较充足的时间。比如说,我们发布第一批的目录调整,就提前了半年时间,并且及时把信息通报给了相关的国际组织,包括WTO,也包括相关的方面。对于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我们也及时协调各方推动解决,也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不仅仅是中国,包括国外,大家要统一到巴塞尔公约的精神上,也就是各个国家都要立足于自己产生的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自己来减量、自己来处理、自己来消化,有了这个共识前提,在这个基础上很多事情才会更好理解和解决,也有利于全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普及推动,才有利于清洁美丽世界的打造和构建。谢谢!
上一页页码:[<< 1 ...3 4 5 6 7 >>] 下一页 共7页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