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水务要闻 >> 

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文化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时间:2018-05-07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吕望舒

生态环境部日前出台了《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文化建设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积极推动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以下简称水站)文化建设,着力将水站打造成生态环境监测知识的传播平台,生态环境科普的宣传基地,生态环境文化的交流窗口,公众参与和监督的重要媒介。

水站是监测地表水水质现状、及时预警潜在环境风险的重要基础,是评估水污染治理成效、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支撑,也是监测为民、服务公众的重要平台。《方案》出台旨在进一步强化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公共服务功能,通过赋予水站人文内涵,丰富和拓展水站文化属性,树立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品牌和权威,培育生态环境监测文化理念。

《方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立足监测为民、监测惠民,在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全面的基础上,通过赋予水站人文内涵和文化属性,着力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服务功能,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监测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形成崇尚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的良好风尚。

《方案》坚持简朴实用、美观大方为主要原则,倡导水站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与社会公众良性互动,引导和培育既相对统一又各具特色的水站文化。在保证水站水质监测功能,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的基础上,注重统一规范和地方特色相结合,静态展示和互动交流相结合,专业信息和科普文化相结合,水质数据与百姓生活相结合,立足各地实际,推进水站文化建设。

《方案》统一了水站标志标识,规范了水站内部展示。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水站LOGO、标志标识,对水站站房内部展示内容进行了统一要求。同时,鼓励地方结合本地实际,综合考虑周边自然环境、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征等因素自主创新,突出地方特色,打造既相对统一又各具特色的水站设计精品。

《方案》立足服务公众,强化水站多重功能。充分应用新媒体,通过水站二维码和APP应用,为公众提供水质实时监测结果、历史数据和变化趋势等信息,为公众参与和监督提供便利;明确位于市区、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人口流动性较大地区的水站,通过设立参观区域、开辟科普文化专栏,在室外悬挂电子屏幕实时发布水质和科普信息,承担生态环境监测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普功能,把水站打造为本地区的“科普小站”;鼓励有条件的水站作为对公众开放的环境监测设施,有序向公众开放,引导公众走进监测、了解监测、信任监测;定期组织生态环境宣传活动,宣传生态保护理念,传播生态文明思想,把水站打造为本地区的环境宣传教育基地。

《方案》的实施,必将有效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的服务功能,对推动树立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品牌,引导公众走近监测、了解监测、信任监测,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形成崇尚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的良好风尚具有重要作用。

水世界社区,让水处理更简单!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