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始向白洋淀实施生态补水,来自长江水域的第一湾清水已经从雄安新区容城县汇入白洋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要求,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人的要求,强化用水总量管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那么,如何构建现代化高标准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如何确定用水总量和效率红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南水北调工程首次给白洋淀补水
这是位于河北省易县的瀑河退水闸,在这里,南水北调的长江水通过水闸,以每秒12立方米的流量下泄,再经过100多公里的水路到达白洋淀。为了保证入淀水质,易县境内的水质监测站24小时不间断运行,自动检测入淀水质。近期补水的水质一直都稳定在一类水范围内。
目前,南水北调工程正通过易县的瀑河、北易水两个退水闸向白洋淀补水,计划补水一亿立方米,到6月底完成任务。在容城县留通村河段,来自南水北调干渠的水已经通过南拒马河汇入了白洋淀。
根据《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白洋淀水位要保持在6.5-7米。春、夏季白洋淀蒸发量大,渗透量也大。近日,保定市也决定,利用王快、西大洋两大水库为白洋淀进行生态补水。
此次南水北调工程和保定水库联合向白洋淀补水,有助于白洋淀在枯水期保持较高水位和较大水域面积,能有效改善白洋淀的水生态环境。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那么,如何构建现代化高标准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如何确定用水总量和效率红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近日,河北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王浩院士。解读雄安新区水资源管理制度。
记者:雄安新区未来如何构建现代化高标准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王浩: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从长时间尺度看,持续的、长久的水资源安全保障是新区建设和发展的头等大事。应该说,雄安新区水资源是比较紧缺的,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7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44立方米,还存在地下水超采、白洋淀生态用水不足等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将是新区水资源安全保障的两大核心任务,必须统筹谋划。
雄安新区规划纲要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充分聚焦白洋淀生态系统整体修复和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建设目标,立足水资源基础现状和未来情势,坚持配置与节水并重,推进水源多源互济、水量统筹配置、水生态协作修复、水资源节约利用,构建现代化高标准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