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水务要闻 >> 

这一记环保督察“回马枪” 戳破多少谎言?

时间:2018-07-10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马岳君 刘丹

前不久,洞庭湖心3万亩“私人湖泊”17年解决不了的问题被曝光。随后,湖南省委省政府多次严令整治,生态环境部对此展开专项督察,13天内,湖中矮围全部拆除;4月中旬,《污染大户身边的“黑保护”》一文,对山西临汾洪洞县三维集团的污染恶行进行了曝光。临汾市委、市政府强调,坚决打击污染企业背后的“保护伞”,严肃追究不作为、滥作为、失职渎职人员的责任。

环保治污领域的“保护伞”,比污染更可怕。

层层督办,竟然关不掉一家污染企业,这是一种悲哀,更是一个警示:完善环保运营机制、监督机制、官员考核机制,加大干部环保问责力度,刻不容缓。

如果抱着 “能躲一时是一时”的心态,甚至与污染企业存在利益往来,提供“保护伞”,那么损害的不仅仅是环境,更是环保制度的公信力与权威性。

归根结底,还是思想意识出了问题。

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到“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从“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两山理论”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将绿色发展理念铭刻进每个人的心,浸润在中华大地的每一寸土地。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不是对立的,一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的做法都是有害的,任何想发展经济就难免破坏环境的论调都是错误的。唯有牢牢守住“两山理论”,才能走好环保与发展双赢的正道。

而环保督察“回头看”暴露出的一些列“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等生态环保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显然是对“两山理论”和十九大精神学习认识不到位,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抛在了脑后。

以内蒙古自治区的督察情况为例,2016年7月14日至8月14日,第一环保督察组对内蒙古自治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环保督察,督察结束后,第一组向内蒙古自治区反馈督察意见,共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中,就有“2013年以来,半数盟市党委常委会很少专题研究环境保护,有的甚至一年间没有研究环境保护”的问题。

思想出了问题,行动自然偏离正轨。

4 此次环保督察中,暴露出的有令不行、漠视群众、落实不力、应为不为、敷衍了事的做法,实则更是一种懒政惰政、失职渎职的表现,是一种腐败。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比治理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治官。

十八大以来,从“打铁还需自身硬”到“反腐没有纸牌屋”,从“老虎苍蝇一起打”到“作风建设不放松”,中国反腐成效卓著。广大干部渐渐筑起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堤坝。然而,一些干部不贪、不占、也不干,不要票子、不要名字、干混日子,

变成了不贪的清官,也当了不作为的庸官。

督察组在宁夏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检查后发现,“近两年来,自治区发改委仅是致函灵武市政府,要求其加快修编规划,并未采取其他实际行动,致使规划调整、生态恢复等整改任务未有实质性推进。因自治区林业厅等部门提出异议,规划调整中途搁置,为了推卸责任,自治区发改委‘另辟蹊径’,在未做任何实质性工作的情况下,竟然在2018年4月发文撤销《灵武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总体规划》,以‘一撤了之’来应付整改。”

环保治污,岂能如此重发展、轻保护,左右摇摆,不担当、不碰硬,走过场?

“回头看”是一面镜子,折射出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几十年来的惯性发展思维和淡薄的环保意识;“回头看”更是一把利剑,戳破了形式主义、假装整改的面具,刺痛了一些干部失职渎职、不作为的神经。

5 生态环境关系国计民生。

在5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要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于企业,守法是根本,环保是责任。企业要切实增强环保责任意识、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健全完善环保设施,走出一条清洁生产、安全发展、绿色惠民之路。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更要成为企业环保的先锋和表率,直面污染改造。

于政府,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福祉,也是摆在各级干部面前的重要发展课题。政府部门必须算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本账”,主动担起环保督察整改的重任。

于百姓,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只有环保督察力度加大、群众诉求得到满足、治污成果真实地摆在眼前,百姓才能拥有最直接的获得感、幸福感。

于国家,环境保护关系国家发展、民族未来。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天蓝、地绿、水清,这是最简单的渴望,最朴素的向往;

安定、和谐、有序,这是最美好的生活,最安心的时光。

清澈的小河蜿蜒流淌,欢快的鸟儿自由飞翔,仲夏的夜空繁星点点,汽车奔驰的马路上也能闻到阵阵花香……

当孩子们眨着澄澈明亮的眼睛,奔跑在绿水青山之间时,

也许,这就是美丽中国最幸福的模样。

水世界社区,让水处理更简单!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上一页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