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水务要闻 >> 

流域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集成及效益评估

时间:2018-07-16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编者按

近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已陆续结束各省的进驻工作。进驻期间督察组发现,内蒙古乌梁素海、云南玉溪杞麓湖、河南省黄河湿地等地区依然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水环境问题。加强科技支撑、加快治理步伐已成为水污染治理工作越来越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水专项技术产业化的评估流程与评估节点

以COD灰水足迹为指标的辽河流域(左上图及右上图)及太湖流域(左下图及右下图)2008年与2013年的污染程度对比,整体呈现好转趋势。

作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设立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自2007年实施以来,经过“十一五”、“十二五”两个五年计划的组织实施,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如何促进水专项成果更为有效地实现产业化转化,让水专项科研成果切实服务于我国水环境治理工作,是水专项的重要命题。

但事实上,面对巨大的治理需求,我国水环境治理相关产业发展尚无法与治理需求相匹配,集中体现在产业总体治理能力与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工艺、核心设备相对不足。因此,基于水专项现阶段的研究成果,“流域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集成及效益评估”课题通过梳理、总结,凝练集成了水污染治理、管理与饮用水安全保障三大技术体系,构建了水专项产业化评估方法并进行了案例分析,并从环境科技进步、流域控源减排与水质改善、以及对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尝试分析了水专项的实施效益。

构建水体污染控制治理、管理及饮用水安全保障三大技术体系

建立水专项技术评估与集成方法

课题组根据水专项技术的不同层次,提出了水污染防治单项技术和集成技术的技术就绪度评价方法,按照水专项技术的不同层次,制定了水专项治理、管理和产品装备管理平台类三大类技术的9级就绪度准则,针对水专项集成技术特征提出以系统成熟度矩阵计算法为方法的集成技术评价方法,评价了湖滨带生态修复技术的就绪度,有力支撑了水专项技术凝练过程中单项和集成技术的评价。

同时,根据水专项技术特征,课题组还将水污染防治技术分成源头减排类、污染治理类、水质净化类、生态修复类这四大类,针对不同类别的治理技术,分别建立包含经济指标、环境指标与技术指标的多维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两两重要性进行判定,根据Expert choice软件快速计算出各指标对应权重,构建综合评估效益指数及所属子因素分级赋值标准,采用综合效益指数的方法进行技术综合绩效指数计算和评估。

基于建立的评估方法,完成洱海流域污染源控制类、水质净化类、生态修复类三大类11小类56项技术,农业面源种植业、养殖业、农村生活水及农业面源污染管理平台共4小类87项技术的评估,证明方法有效可靠。

上一页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