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境部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视频会议。
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会上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既要在环境行政审批等环节简政放权,又要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他强调,要落实监管责任,既要加强行政审批与执法环节的有效衔接,形成监管合力,严格责任追究,又要建立尽职免责机制,不能让基层生态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流血流汗又流泪”。
在监管方面,李干杰还再次强调要杜绝“一刀切”现象。对生态环保督察执法中发现的问题,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坚决避免紧急停工停产等简单粗暴“一刀切”行为。
“加强对生态环保‘一刀切’问题的查处力度,对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问责。”李干杰说。
“放管服”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
记者从环境部获悉,以环评审批为例,近年来,环评涉及的5项行政许可,目前已经依法取消了3项,这三项是部门预审、试生产审批、竣工验收许可;保留的2项,一项是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还有一项是环评机构资质管理,还要进一步改革。除跨省、跨流域建设项目,部分新建规模化石化、化工等污染物排放量较大项目由生态环境部审批外,绝大部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权都下放到省级生态环境部门。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全国358家环保系统环评机构已全部完成脱钩。
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深入推进投资项目环评审批改革,环境部多次修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简化环评文件类别。
为公平营商创条件,环境部全面推进环境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实现全国所有市、县级环境执法机构全覆盖。严厉打击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推动出台《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严肃查处山西临汾等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联合有关部门制定《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等文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事前简政放权做好“减法”,并不意味着“撒手不管”,而是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
在创新监管方式上,环境部将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统筹配置行政处罚职能和执法资源。加强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指导和检查力度。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信用监管,健全环保信用信息共享、跨部门联合奖励和惩戒工作机制。
在打赢蓝天保卫战等七大标志性重大战役上,环境部将加大监管力度,强化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推动列入整改方案的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提标改造、产业调整等重大项目整改落地见效,倒逼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和产业深层次问题。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