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场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了。生态环境部公布,水源地第二轮督查从9月1日开始,为期一个月,覆盖31个省区市,对2018年底前需要完成整治的1586个饮用水水源地的6251个环境问题逐一开展现场核查等;重点针对“零进展”和进展严重滞后的问题进行现场检查,推动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向纵深发展。
环境部表示,近年来,我国饮用水源地环保工作取得进展,但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一些地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不清、边界不明、违法问题多,环境风险隐患突出。
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是当前开展的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七大标志性战役之一。按照国务院批复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组织做好本辖区饮用水源地环境违法问题排查整治工作,依法完成水源保护区“划、立、治”三项重点任务,即长江经济带、其他地区分别在2018、2019年底前完成县级及以上城市水源地环境问题清理整治,努力实现水源保护目标。
环境部表示,针对2018年工作任务,第一轮督查采取全覆盖方式,在各地排查报送的3991个环境问题基础上,新发现2260个问题,核清了问题底数,建立了台帐。第二轮督查将督促有关地方政府切实加大整治力度,及时清理饮用水源地环境违法问题;并对地方报送已完成整治的问题开展“回头看”,核实核准完成情况,防止出现死灰复燃及弄虚作假等。
对于有些地方为应对环保督查存在“一刀切”现象,在环境部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再次强调,“在环境执法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法办事。”
刘友宾说,要坚持分类整改,对于具有合法手续且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企业,不得采取集中停产整治措施;对于具有合法手续,但没有达到生态环保要求的企业,应根据具体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对于没有合法手续,且达不到生态环保要求的企业,依法依规查处。“即便是对污染较重的企业,我们也会提出整改意见,给出整改时限。只有对那些确实治理无望,甚至拒不整改的企业,才会依法坚决予以关停。”
据介绍,针对去年中央环保督察期间个别地方出现“一刀切”的情况,环境部专门研究制定《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对被督察省市区提出明确要求,坚决杜绝平时不作为、临时乱作为情况。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也曾强调,“一刀切”行为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必须坚决反对,严格禁止。要加强对生态环保“一刀切”问题的查处力度,对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问责。
“我们一直反对不分青红皂白、不分违法合法的‘一刀切’行为。对个别地方出现的问题,我们坚决进行纠正。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另一种情况,一些地方和单位动辄拿环保说事,实际上其违法违规行为和环保‘风马牛不相及’,是给环保抹黑。”刘友宾说。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