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10点,生态环境部召开2019年3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邱启文,向大家介绍我国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环境管理有关情况,并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刘友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生态环境部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在去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生态环境部设立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负责全国固体废物、化学品、重金属等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邱启文司长,向大家介绍我国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先通报近期我部的几项重点工作。
江苏响水化工园区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我们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事故发生后,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李干杰部长迅速作出批示,要求全力协助支持地方做好事故环境应急处置工作,切实防范事故次生环境灾害。3月26至27日,李干杰部长赴响水特大爆炸事故现场,听取事故处理情况汇报,察看了解环境应急情况,慰问一线工作人员,并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要求,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防止次生灾害,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翟青副部长带领工作组于21日晚抵达事故现场,当即成立综合、监测、专家、后勤保障4个工作小组,建立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国家、省、市、县四级生态环境部门应急处置力量,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加强监测,全面掌握污染状况,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组织专家优化环境应急监测方案,指导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调动全省监测力量驰援现场,掌握特征污染物和污染范围。江苏省生态环境厅通过两微一端及时发布事故应急监测最新进展,畅通信息渠道,充分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
二是指导和支持封堵园区河道,严防污染水体进入灌河。通过现场排查,工作组与当地有关部门确认,决定对化工园区内新民河、新丰河和新农河三条入灌河河渠进行封堵,通过筑坝拦截的方式,在园区内形成约3.5平方公里的封闭圈,防止污染废水向南部河网扩散。
三是指导和支持现场各类污染物排查、清理和处置。
四是抽调专家,确保科学妥善处置事件。生态环境部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清华大学等单位调集环境监测及水、固废、土壤处理等方面的49名专家,全力支持当地科学妥善处置事故。
根据爆炸事故的污染特征,经专家会商,确定此次环境空气应急监测指标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污染物。监测数据显示,27日10时,事故点下风向1公里出现苯超标现象,根据现场专家分析,主要是由于事故现场作业导致前期被埋污染物重新暴露,持续挥发造成下风向超标。事故点下风向2公里和3.5公里处各项污染物浓度均低于标准限值。地表水方面,新丰河、新农河闸外水质各项监测指标均低于标准限值;新民河河水26日起处置达标后外排,外排水质持续达标。灌河入海口等监测点位各项指标持续达标。
我们将继续做好环境应急工作。
2月11日,生态环境部在重庆组织召开了“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暨试点工作启动会”,计划用两年左右时间,在长江干流、9条主要支流及太湖完成“排查、监测、溯源、整治”等4项任务,全面摸清入河(湖)排污口底数,推进排污口规范整治,为长江水环境质量改善奠定基础。专项行动采取“试点先行与全面铺开相结合”方式,选取江苏省泰州市(代表长江下游地区)和重庆市渝北区、两江新区(代表长江上游地区)开展试点工作。
今年的核心任务是“查”,也就是要把长江入河排污口“查清楚”“数明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采用三级排查的模式开展。第一级排查是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按照“全覆盖”的要求开展技术排查,分析辨别疑似入河排污口;第二级排查是组织人员对发现的疑似排口进行徒步现场排查;第三级排查是组织业务骨干对疑点难点问题进行重点攻坚。概括来说就是,“天地”结合、“人机”互补,实现应查尽查。
日前,我部在前期试点城市开展无人机航测的工作基础上,制定印发了《入海(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要求(试行)》,指导各地开展无人机航测任务。我们在两个试点城市组织开展无人机航测工作,先后组织无人机飞行27架次和19架次,采用0.1米分辨率,对所有疑似的入河排污口进行遥感识别。在无人机航测发现的疑似排污口基础上,组成40个现场核查小组,开展现场徒步核查,逐一排查确认各类入河排污口并建立台账。通过“三级排查”方式,基本实现向长江排污的口子“应查尽查”的目标。
下一步,我部将深入总结试点城市排查工作的经验,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排查技术规范和工作规程,指导其他城市“压茬推进”排查工作。
2019年3月15日,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期间,中国代表团团长与环境署代理执行主任共同宣布,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将在中国举办,聚焦大气污染防治主题,全球主场活动由联合国环境署和中国生态环境部主办,浙江省政府及杭州市政府承办。
大气污染是当前国际社会所面临的最严重环境问题。2019年世界环境日以大气污染防治为主题,将敦促各国政府、产业、社区和个人共同探索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以改善世界城市和地区的空气质量。
中国正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聚焦蓝天保卫战等重点任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PM2.5浓度继续下降,持续推进污染防治,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显著。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不仅指导浙江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态建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更进一步发展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浙江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于2018年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在杭州举办世界环境日主场活动具有特殊的意义。
中国将与联合国环境署密切合作,通过举办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积极分享中国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经验做法,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空气污染这一全球环境挑战,建设清洁美丽世界。
联合国确定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届时世界各国将举行形式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自1972年确立世界环境日以来,它已成为全球每年最盛大的环境庆典活动。六五期间,中国也将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将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