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水务要闻 >> 

333城市地表水质排名 如何防止人工干预数据?

时间:2019-05-09 11:07:02 来源:千篇一绿 作者:刘佳

“不存在造假的可能性”

过去几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造假事件频出,地表水数据受到人工干预怎么办?

记者从生态环境监测司了解到,生态环境部统一对2050个国考断面施行人工采样、采测分离的模式,从运行机制上实现“脱钩”。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王业耀介绍,采样采取招标方式,符合要求的第三方进行采样,全过程都会被摄录;检测则主要由环保系统内的监测站负责。“交给哪个地方的监测站检测是由电脑随机分配的,没准今天是廊坊的样品,明天检测的就是天津的。外观相同的采样瓶贴着二维码,检测方也不知道是哪里的水。”不过,王业耀强调,由于样品有时间限制,交叉检测采取就近原则。

此外,复测机制也能保障数据的真实性。胡克梅介绍,自动监测网目前可用于对比手工监测的数据。“从技术角度,不存在造假的可能性。”王业耀说。

目前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网虽已建成,但地表水质的考核主要以手工为主、自动为辅。“两种方法各有各的优势,自动监测省时间,监测频次高,但是只有一个采水头在水里,采样点有限;手工采样检测相对更全面地反映整个断面的水质,可以根据河流宽度、水深布置不同的采样点,一条大河的一个断面就可以布置15个采样点取均值。”

有些国控断面位于两市交界处,数据怎么能真实地代表某个城市?

“基本上一个城市下游的断面,都会归到这个城市里计算。因为这条河的水质跟城市的污染直接相关。”嵇晓燕补充道,如果两个城市在一条界河的左右岸,那就把断面同时归到两个城市计算。

这次成绩单根据国控断面计算,尚未涉及城市地下水、黑臭水体,以及未设置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的较小河流、湖泊或水库。王业耀补充道:“因此不能排除一些城市的水系发达,虽然整体水质不错,但由于大江大河水质较差,排名比较靠后的情况。”

“我们希望先通过排名推动改善大江大河的水质,让主要干流和重点一、二级支流的水质得到根本保障。此外还要结合黑臭水体治理等措施,综合推动水环境质量整体的改善。”王业耀说。  

意在倒逼地方政府治水责任

将地表水水质“红榜”和“黑榜”的公开制度化,“首先是充分发挥城市水环境质量排名的倒逼作用。”胡克梅说。

2013年1月起,原环境保护部开始公开74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情况。成绩单大排名给各地带来了无形压力,落后城市政府主要领导被约谈,有市长曾公开表示“压力山大”。河北邢台更是在退出倒数第一名后挂起横幅庆贺。

地表水大排名也意味着水环境管理从总量减排到以改善水质为目标的转型。不过,生态环境监测司和水生态环境司相关工作人员都对记者表示,类似过去空气质量排名后的约谈尚不在考虑之中。

根据这次生态环境监测司同时公布的数据,2019年1-3月,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及西北诸河、西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 76.3%,同比上升 6.6%;劣Ⅴ类为6.7%,同比下降3.3%。

在此次成绩单向社会公布之前,地方已经感受到了中央传导的治水压力。

水生态环境司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介绍,从2016年11月开始,生态环境部每月开展水生态环境形势分析;自2017年开始,对水环境达标滞后地区开展预警通报;2018年开始,每个季度召开一次水环境达标滞后地区调度会,水环境改善明显的地方代表做经验介绍,而水环境达标滞后的地方代表做表态发言。

第一次现场调度会上,会场两侧挂出了各地市水质不达标断面的分布情况、各省考核进度等,一目了然,此后,这些图表也一直在环境部的办公区摆放。

“谁表态发言谁就没面子”,参加调度会的地市政府切实感受到压力。一些地方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比较大,如昆明市滇池流域,通过采取控污减排和生态修复等综合措施,到2018年下半年就退出了调度会名单。像这样的城市越来越多,参加调度会的城市名单也越来越少,从2018年一季度的73个,逐渐减少到二季度的39个、三季度的20个。

此外,对一些水环境问题突出,久拖不决的地区,生态环境部会派专门队伍去当地进行调研督导,帮助有关地方找出问题并交给他们进行整改。问题依然未得到有效解决的严重滞后地区,有关问题也会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

水生态环境司内部把分析预警、调度通报和督导督查总结为水生态环境管理的“综合督导‘三板斧’”,“两年多以来,外界感受到的水污染治理是持续脉冲性的工作,实际上我们在背后有很多长效机制保障对地方持续传导压力。”水生态环境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水世界社区,让水处理更简单!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

上一页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