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水务要闻 >> 

关注:一份审计报告撬动的环保“大文章”

时间:2019-09-06 08:26:52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张均斌 王军利 李家乐

全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抚仙湖有望解除“困局”。

翻开几年前的抚仙湖径流区区域总体规划图,只见沿湖100米生态红线内密密麻麻地分布着30多个待施工的项目,加上已有的30多个项目,整个湖都被包围了。

抚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因湖水晶莹剔透,周边风景宜人,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抚仙湖周边陆续建了20多家各级政府所属的企事业单位,占地1000多亩。再加上沿湖居住的人口日益增多、径流区的挖矿活动增加,抚仙湖的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抚仙湖的储水量为200亿立方米,占全国湖泊淡水资源总量的十分之一,相当于为每个中国人储备了15吨可以直饮的优质淡水。但多年来,抚仙湖的水质不断下降。

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副局长杨云华说:“湖里原本有25种土著鱼,都是很珍贵的,据2015年调查,能看到的只有12种了。”

转机出现在2017年12月,云南省玉溪市为保卫抚仙湖,开展百日攻坚“雷霆行动”,沿湖100米生态红线之内全面实施关停拆退行动,历时3个月,打响了抚仙湖保护控源截污第一枪。

这一切,是由一份审计报告撬动的。

执法遇到的都是上级单位

抚仙湖的问题由来已久。

面对抚仙湖这块“肥肉”,有的官员就开始“抖机灵”。审计署昆明特派办的李刚说:“原来的规划图划定了湖边一些禁止开发的区域。为了发展旅游,相关部门就把禁止开发的区域调到了距离湖较远的地方。要是不看规划图,单从数据上看,禁止开发的区域面积还增大了。”

李刚2017年参与了对云南省实施的政策跟踪审计。在澄江县上报的说明材料中,抚仙湖的保护治理压力很大,该县为保护抚仙湖大量举债,县级财政负担较重。为此,从2017年8月开始,在审计署的统一部署下,李刚和同事四赴抚仙湖开展延伸审计。

“公共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李刚说,第一次去抚仙湖,他们主要就是看钱花在哪儿。抚仙湖的保护治理持续多年,其间,各级环保部门多次前往督查,指出其中问题,玉溪市、澄江县也作了一定的整改,比如搬迁了7000多名原住居民,关闭了抚仙湖周边多个磷矿开采点、对沿湖鱼塘进行“退塘还湖”等。但治理效果并不理想。

李刚认为:“一些部门的督查主要是针对一个点或者几个方面,有一些效果。但抚仙湖的保护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因素众多,况且,这其中还有多层级的上级单位,想靠一个部门推动,阻力很大。”

杨云华表示认同:“看着抚仙湖的水质越来越差,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当地政府即使再有决心,也无法单枪匹马完成治理工作。”

发展旅游是省市定下的“大计”,抚仙湖周边又都是“硬茬子”,且搬迁原住居民所需资金量以百亿计,指望市县去治理,根本不现实。审计组听当地执法人员说过,以前他们上门执法,有些单位不配合,他们也没办法,“都是各层级的上级单位,一个县咋管?”

一份被批示的审计报告

在核实资金使用情况时,审计人员注意到抚仙湖保护治理中的一些问题,而推动地方党委政府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也是审计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审计人员再赴澄江,对抚仙湖保护和治理工作进行系统审计。

李刚从小在洱海边长大,“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那些“风花雪月”的故事不知听了多少。他常把抚仙湖和洱海做比较:“小时候,洱海就像一面镜子,苍山的雪映照在洱海里都能看得见。后来,因为发展和保护的矛盾没有很好处理,洱海也一度受到污染。”李刚不希望抚仙湖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李刚和同事们又出发了,这一待就是近一个月。

“看到我们又来,县里奇怪。我说我们是来给抚仙湖保护想办法的。”李刚回忆。

上一页页码:[1 2 >>] 下一页共2页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