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坚持以推进排污许可制改革、强化排污者责任为核心,加快推进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开展“核发一个行业、清理一个行业”固定污染源清理整顿,强化证后检查和监管执法,逐步实现固定污染源全过程多要素的“一证式”环境管理。
崔书红:谢谢。“绿盾”已经成为生态环境强化监督的品牌,有效震慑了自然保护区内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有效提升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质量和水平。遥感监测数据显示,与往年比较,2018年,自然保护区内出现了新增人类活动问题点位和面积“双下降”的可喜局面。截至目前,“绿盾2018”查处涉及采石采砂、工矿企业、核心区缓冲区旅游设施和水电设施等4类聚焦问题2518个,整改完成率71.4%。“绿盾2017”发现问题的整改率已由2017年年底的63%提高至2018年年底的81%。
今年7月4日,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海警局6部门联合召开“绿盾2019”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部署视频会议,标志着“绿盾2019”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全面启动。这次行动,范围上覆盖全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经济带11省(市)地方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长江干流和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沅江、湘江、赣江等8条主要支流和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太湖、巢湖等五大湖区五公里范围内的其他各类自然保护地(不含五公里范围内自然保护地面积占保护地总面积30%以下的其他自然保护地)。
内容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重点核查采石采砂、工矿用地、核心区旅游设施和水电设施4类焦点问题;长江经济带11省(市)自然保护地内重点核查采矿采石、采砂、设立码头、开办工矿企业、挤占河湖岸、侵占湿地以及核心区内旅游开发和水电开发8类焦点问题,以及对“绿盾2017”“绿盾2018”专项行动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4类焦点问题的整改“回头看”。
步骤上或时间安排上,一是由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人类活动变化遥感监测,并将问题线索移交地方。这项工作三四月份已经做了安排。二是地方8月底前落实问题排查、整改、问责的主体责任,建立并补充完善本行政区域内各类人类活动点位总台账、焦点问题台账和实地核查问题台账3本台账。三是于10月组织6部门参加生态环境部组织的2019年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强化监督,针对“绿盾2019”问题开展实地督查。四是11月份,将对查处和整改问题不力,存在较大问题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地所在市县级政府及省级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公开重点督办,督促整改。五是12月份,编制“绿盾2019”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总结报告,上报国务院。
有关情况,我们将向社会及时通报。也欢迎记者朋友们跟踪报道。
刘友宾: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