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在提高。浙江省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劳新祥介绍,杭州研发了“城市大脑”,实现数字化大气治理,乡镇空气站一旦出现异常,马上报警,乡镇工作站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核查。“去年发出900多条预警,帮助我们发现了90多个问题。”劳新祥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生态环境部门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也在优化。角色在转变,作风建设更要狠抓不放。
历时近一年,入海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组织6668人次奔赴一线脚踏实地摸排,用“拉网式”的排查方式,徒步走遍了约2.8万公里的岸线。看似“笨办法”,却是收到实效的“巧办法”。一盘棋、一条心,全国生态环境系统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处使。
奋斗的姿态最美。在这个过程中,生态环保铁军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面貌赢得了社会肯定。而这,只是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尽职担当、干事创业的一个缩影。
2019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正式启动,除6个省(市)外,首次针对中央企业开展督察。通报曝光38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装整改典型案例,坚决整治问责泛化简单化。
“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基础上,我们也在转变作风,坚决推进督察整改。”生态环境部华南督察局督察专员白保柱说,“这就像人身上长了个脓包,不挤出来会损害肌体,可自己挤不出来,只有靠外力。我们就是帮忙挤脓包的人,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恢复健康。”
“原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事件给大家敲响了警钟。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严管就是厚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副组长陈春江说。全面从严治党,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生态环境系统一直在路上。
“我们建立了检查队制度,查弄虚作假,抓业务人员廉洁,只要发现造假就开除,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陈善荣介绍道。
“2019年的工作,可以用‘不平凡、不简单、不容易’来概括,而2020年还要继续努力。”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吕文艳说。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是保障“十四五”顺利起航的奠基之年,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李干杰指出,必须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在分组讨论中,与会代表踊跃发言,结合当地实践经验,为圆满收官出谋划策。
精准治污,关键在精确问诊、靶向治疗。
“重点区域的空气质量预警已经达到非常精准的水平,我们希望能够借鉴成熟的模型和经验,加强我们的预测预判能力。”江苏省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钱锋说。
“在精准治污方面,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有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霍传林说,“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大气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都会受到气候影响,因此,我们也需要充分利用气象数据。”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付朝阳说:“到了大数据5G时代,系统板块要加强集成,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科学治污,关键在遵循规律、实事求是。
“去年安徽遇到了50年一遇的重大干旱,蓝天保卫战困难重重,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末端监管是治标,认识到从源头科学治理的重要性。”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徐恒秋回忆道。
去年下半年起,安徽省结合煤炭大省、电力大省、水泥大省、玻璃大省的实际情况,从水泥行业入手,制定行业标准,助力治污攻坚。
“眼下,基层政府不会管、企业不会治的问题逐渐凸显。”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主任任勇说,“要长远谋划治污工作,就要有治理方案,并且找到实用、有效的技术,利用科技的力量解决攻坚难题。”
依法治污,关键在尊重法律、摒弃任性。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高建民和大家分享了刚刚通过的《河北省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
被外界评价为“开创京津冀协同立法先河、着眼源头防控、突出重型柴油车治理”的这一立法,将推动河北省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工作迈入法治化轨道,为促进河北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更好地治理保护黄河提供了机遇。“作为黄河流域省份,我们希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立法工作能够加强。”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仲田提出建议。
“打攻坚战,不能有片刻松劲,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全年都要抓。”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安德当场表态,“我们态度十分坚定,不管遇到什么难题,都要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廓清了“怎么看”的迷雾,指出了“怎么办”的出路,说清了“怎么干”的任务,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再出发。 (中国环境报记者郭薇、张春燕、童克难、吕望舒、李玲玉、李欣、李茹玉、于天昊、刘良伟集体采访,李玲玉执笔 )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