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甄选适应区域特征的水质目标管理技术和其他适用性技术的基础上,集成研究项目形成由水生态功能分区、水环境基准标准等多项技术的技术组合与成套化模式配置;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化技术,构建集“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水环境基准标准-容量总量(排污许可)管理-最佳可行技术-风险管理”为一体的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水质目标管理业务化平台,为实现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水环境形势研判及一体化风险联防联控提供技术支撑。
甄选了适应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水环境特征的水质目标管理技术和其他适用性技术,满足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差异性水环境管理的需求;完成“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水环境基准标准-容量总量(排污许可)管理-最佳可行技术-风险管理”的水质目标管理技术集成;改变目前单一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发应用以及部分集成与局部应用为主的格局,提升技术整合能力,形成有机一体的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水质目标管理集成技术体系。
构建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平台,平台总体功能为全景式水质达标形势研判和一体化风险联防联控,在水生态功能分区动态管理等方面实现业务化运行。平台管理应用范围:从分区角度来看,包括长江经济带9省2市/57驻点城市的3级水生态功能分区,重点区域扩展至4级;从水系角度来看,包括长江流域干流(上、中、下游)、一级支流(105条)、重点湖库(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滇池、丹江口、洱海等);从水质断面角度来看,包括国控水质断面、跨省界水质监控断面、重点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断面(干流、一级支流国控断面共284个,其中跨省界断面30个);从污染源角度来看,包括国控重点工业污染源、典型区农业源、驻点城市生活污染源、航运污染等。平台是基于云服务、云计算技术的水质目标管理平台,初步实现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水生态分区动态管理、水质模型与软件应用、流域风险联防联控决策支持等在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典型片区的水质目标管理技术集成和应用服务。
集成研究项目构建了包括定位与目标、诊断与评估、框架与选择、设计与实施、方法与工具等功能的水环境经济政策工具包框架,完成了“十一五”以来的水环境经济政策梳理与体系集成,形成流域水环境经济政策工具包四级技术体系,整理形成了“水环境质量目标导向的流域水环境经济政策体系集成”成套技术。形成基于全成本要素、统筹处理工艺和排放标准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成本核算方法等关键技术。集成编制了水环境经济政策实施的费用效益分析指南、污泥林地利用与土地改良工程化应用技术指南等5项技术指南。
构建了跨省界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技术平台、水生态环境资产核算技术平台、污泥土地利用全流程监管平台框架3个平台。其中,跨省界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技术平台可实现五大功能:一是可录入、导入、修改、储存数据;二是可分为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权责界定、同级政府权责界定两个模块分别完成纵向、横向补偿标准核算;三是可按需求选择分步骤独立运算及显示运算结果;四是可实现补偿结果的空间、图表等多方案展示;五是可实现不同时间、不同方案的多维度比较分析。平台可针对全国或指定区域范围运行,可为各级政府在流域生态补偿领域的决策提供政策工具,实现污泥产品生产单位、运输单位、消纳单位、监理单位和政府主管单位等共同参与的污泥产品土地利用全流程监管。
项目建成污泥产品林地利用示范工程、污泥产品沙化地改良示范工程两个示范工程,并稳定运行。污泥产品林地利用示范工程示范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北臧村镇赵家场村,示范面积10公顷;污泥产品沙化地改良示范工程示范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大苏计乡,示范面积10公顷。两个项目均于2019年7月完成了示范区的建设并开展后续的监测工作,截至2020年1月已完成6个月的监测任务。
生态补偿研究成果支撑了生态环境部综合司流域生态补偿评估、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方案建议等工作,为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正在研究编制的《推进横向生态补偿的指导意见》直接提供管理技术支撑,向生态环境部呈报《水专项关于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的政策建议》,得到生态环境部领导的批示;向水利部呈报《关于促进再生水利用的水价综合改革探讨》,为水利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开展水价和再生水价格改革、健全再生水价格补贴机制等提供了重要支撑参考。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